冬雨初歇,薄霧如紗。臘月初九,記者來到位于江蘇南京棲霞區的八卦洲街道七里村,登上魏從云的烏篷船。
“過了臘八就是年!預訂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得趕緊把‘年味’添上。”從船尾到船頭,魏從云都貼上了春聯和窗花,紅彤彤的很是喜慶。烏篷船在歡笑聲中出發,徜徉在3.2公里長的內河上。
八卦洲有30多公里長江岸線,是發展造船業的好地方。2000年以來,南岸不足4公里的岸線上,聚集了21家船廠。全島3.5萬戶籍人口中,約1/10從事造船及相關產業。魏從云在一家船廠一干就是10多年,“高壓泵噴砂,漫天揚塵;清洗維修的污水,有人夜里偷排。口袋雖然鼓了,環境也變差了。”
2018年,八卦洲下力氣清退生產岸線。2020年底,21家船企全部拆除。舊址覆土,植樹、撒草籽、鋪草皮,恢復長江岸線8.8公里,復綠面積達56.7萬平方米。一條貫穿東西的濕地景觀帶,取代了龍門吊、廠房車間。
少了造船這根支柱,發展怎么辦?
魏從云的女兒魏金萍率先嗅到機會。2019年,她放棄城里的國企“鐵飯碗”,回村成立水果專業合作社。春有桃,夏有瓜,秋有葡萄,冬有草莓,訂單不斷,去年合作社利潤超過10萬元。
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街道黨工委書記倪天華說:“關掉船廠后,我們建起了特色街區、民宿村等項目,走上了休閑農業、生態旅游路。”
一度失業的魏從云,去年夏天應聘到小江河旅游項目當船員,月工資6000元,不比在船廠差。
“試運行這半年,河道清淤、垃圾清運,水更綠了;兩岸栽上蘆葦、海棠花,景更美了;陌上花渡景區、鄉村民宿建起來了,玩的地方更多了。昔日造船洲,如今生態島。”船行一路,魏從云說了一路。
下班回家,魏從云直奔果園。“草莓可以預訂啦,綠色無公害,每斤30元……”干完活,父女倆將剛剛拍攝的視頻和文案,發給“八卦洲智慧旅游”平臺,由街道免費包裝、推廣。
目前,全島從事生態農旅的村民約有1/3,人均年收入5萬多元,比2020年轉型前增長13%。
“我擅長燒土菜,還得過獎呢。”魏金萍新一年計劃開農家樂,“坐游船,住民宿,賞美景,摘瓜果,逛累了吃吃農家菜,從地頭到桌頭,一條產業鏈齊全啦!”她笑著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