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精心呵護城鎮“微細胞”11】
“大姐,你給幫忙改一下拉鏈,順便把呢子大衣也熨一熨唄。”冬日暖陽,一位女士款款走進三和干洗店。
“沒問題,你三天后來取吧!”店主鄢細珍放下縫紉機上的活,雙手接過衣裳仔細打量。
這家坐落在辛亥革命博物館東側的三和干洗店,已經開了20多年了。今年59歲的鄢細珍說,做生意,講究天和、地和、人和。干洗店能在武漢中心城區開到今天,全靠街坊、社區和政府的照顧與幫襯。
2017年,武漢開展干洗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引導干洗經營單位淘汰開啟式干洗機?!拔壹疫@臺全封閉式干洗機就是當時更新的,政府補貼了2萬元呢,自己只掏了1萬多元。”鄢細珍指著潔凈的機器說。
30平方米的小店,除開洗衣材料,房租是成本的重頭。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干洗店一下子沒了生意。鄢細珍急得茶飯不思。
“一天,武昌區的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說,按照政策,可以減免6個月的房租?!彼钌钍媪艘豢跉?,干洗店又活了過來。
2021年8月,因為疫情,干洗店又免交2個月房租。“一前一后,算起來有12800元呢?!臂臣氄涓屑げ灰?。
除開真金白銀的扶持,社區無微不至的關懷,同樣讓鄢細珍倍感溫暖。
“為方便居民,也為擴大三和的潛在顧客,社區特地將干洗店作為一處便民服務點,發了一塊牌子?!遍L湖北村社區干事詹細香介紹,鄢細珍在免費為居民縫縫補補的學雷鋒服務活動中,積攢了很好的口碑與人氣。
詹細香說,社區是老房子,沒有物業。不管是店里電線老化要改線,還是下水道堵塞要疏通,只要跟社區一反應,他們都火速響應。社區能解決的,即刻解決。需要尋求街道支持的,他們迅速上報爭取。
干洗水洗、皮服保養、縫紉縫補、定做窗簾、衣服染色……鄢細珍在這30平方米的干洗店,拓展出來一方天地。“現在,店里有很多回頭客,光是會員都有1000多位。就在前幾天,還有一個老顧客從黃陂區把衣服郵過來讓我改呢!”鄢細珍滿臉欣慰地說。
(本報記者 張銳?夏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