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任 爽
“我都計劃好了,拿出3天時間陪孩子去滑雪,其余時間自我充電。”對于春節假期,在東北電力大學工作的張學亮老師早有安排。
張學亮一家三口生活在吉林市,父母和姐姐都在河南鄭州。今年,全家再次選擇在吉林市過年。“就地過年讓我感覺時間一下子多出很多,陪女兒、讀書、寫文章,工作忙時顧不上做的事都實現了!”張學亮說,“現在通信這么發達,我們隔三岔五就和老家的親人視頻通話,像近在咫尺一樣。”
元旦前夕,吉林省文明委發出倡議,提醒市民不要忘記戴好口罩、使用公筷公勺等好習慣,提倡微信、電話、視頻拜年和減少聚集等新年俗。同時,號召全省志愿者深入城鄉社區,針對因疫情防控要求子女無法陪伴過年的老人,以及留守兒童等開展慰問陪護、清潔衛生、代購代辦等“暖心年”志愿服務。
白山松水間,響應這份倡議引領文明新風的群眾、單位、社區比比皆是。1月20日,大寒節氣,吉林省白山市建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溫暖又喜氣。轄區里的幾個孩子正在志愿者的陪伴下,一起閱讀圖書《共和國故事》。11歲的張景涵小朋友坐在其中,讀得興致勃勃:“志愿者叔叔阿姨親切耐心,我們玩得也開心。”
從1月1日開始,每天下午1點到4點,建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圖書室和活動室都敞開大門,免費向轄區居民和就地過年人員的子女開放。實踐站還組織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作業,精心設計并開展“假期閱讀大比拼”“成語接龍我最強”等一系列趣味知識競賽。
在建設社區的會議室里,還擺放著喜慶的新春祝福大禮包,社區書記綦曉君說:“這些都是為轄區子女在外無人陪伴的老人,還有就地過年的居民準備的。里面是文藝志愿者們手寫的對聯和福字,還有他們親手剪出的窗花。”
吉林極富冰雪旅游資源,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為了讓忙碌了一年的外地務工人員共享奮斗成果、更好地體驗冰雪文化,兩節期間,吉林省多地紛紛以抽獎免票、發放優惠券、到店滿減等形式,為就地過年的群眾發放新年福利。白山市渾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聯系愛心企業,為就地過年的務工人員提供了千張滑雪免費門票及折扣門票。
在白山市工作、來自黑龍江的群眾胡永勝就收到了這樣一張滑雪免費門票。“當我酣暢淋漓地滑雪時,好像感受到了家鄉般的溫暖。在異地他鄉過春節,能收到這樣一份驚喜,既快樂又感動。”胡永勝說。
在書香中過大年是新年俗的又一體現。“請提前預約、佩戴口罩,出示行程碼、健康碼,接受體溫檢測。”疫情防控常態化中的吉林省圖書館既安全有序又充滿節日氣氛。“近年來,選擇過文化年的讀者越來越多。”吉林省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元旦期間,吉林省圖書館推出的《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元旦》微信展就收到了許多讀者點贊。春節前后,《虎文化主題展》和《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展》兩個微信展也將上線,為讀者送上來自云端的新年祝福。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拜年、吃團圓飯、串親戚必不可少。但如今,這些年俗正在以新的方式呈現,安全、健康、和諧的文明新風正吹暖新年。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