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沿岸,一些居民世代捕魚為生。今年53歲的王第友打了30多年魚,但在幾年前,他有了新的身份——江豚協巡隊隊長。
江豚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是長江水生物中的旗艦物種,為了保護江豚和其他漁業資源,當地政府組織漁民成立巡護隊,隊員們從捕魚到護魚,既響應國家退捕政策,又實現轉產就業。
2021年,王第友獲得IUCN WCPA(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頒發的“國際巡護員”獎。他告訴記者,隨著禁捕和巡護力度的加強,這兩年明顯感覺到漁業資源在增多。
長江和鄱陽湖禁捕以來,江西出臺相關政策,幫扶5萬多漁民轉產就業,像王第友這樣,由漁民變身巡護員的還有不少。
禁漁禁的不是生計。江西瑞昌江段是長江流域四大家魚的最大魚苗場,當地上岸漁民成立漁業公司,開展人工養殖,不僅讓自己富起來,還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除了活魚銷售,漁業公司還在想辦法對魚進行深加工,做成魚干、酒糟魚等,打響品牌,壯大產業。思路一變天地寬,從捕魚到護魚再到養魚,老漁民正迎來新生活。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