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在地下1000多米的秦嶺深處,有這樣一群勞動者,工作在長達近百公里的輸水隧洞里。今年春節,輸水隧洞貫通在即,《新春走基層》帶您一起去認識一下秦嶺深處的引水人。
一場大雪讓秦嶺披上銀裝。在秦嶺天華山,輸水隧洞建設進入沖刺。這條長98.3公里的輸水隧洞是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引漢濟渭”的重要部分,工程能緩解秦嶺南北水資源分布不均,將南麓的漢江水引入北麓的渭河流域,惠及西安、咸陽等1400多萬人口。我們跟隨掘進隊進入4號斜井,這是掘進中最難的一段。
在密閉的隧洞里,越往深走,濕度和溫度也越高,蒸桑拿的感覺也越強烈。大約40分鐘后,我們乘坐的施工專用小火車抵達作業面。眼前這臺長210米、直徑8余米的盾構機正全力掘進,雖說這個大家伙十分厲害,但秦嶺山底堅硬的巖石卻給它帶來了不少麻煩。
巖石使盾構機的刀頭磨損嚴重,機器只能先停了下來。
狹小濕熱的空間內,兩名工人配合操作,完成刀頭的更換。
相比高溫高濕的環境,秦嶺復雜的地質條件給工人帶來更大挑戰。平時,掘進班工作在作業面最前端,一旦遇到巖爆等突發情況,要迅速撤離。一周前,就發生過一次巖爆。
為了給作業面降溫,工人們還要不停地淋水作業,工作服都被泥水、汗水浸透。這個春節,工地上有400多名工人沒有回家,為輸水隧洞最后100米的貫通努力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