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魏郁):北京冬奧會賽程過半,已收獲無數點贊與喝彩。近日,多家外媒關注到了北京冬奧會向運動員和觀眾推出數字人民幣這一先進的應用技術。
《財富》雜志近日的一篇報道說,自1986年以來,奧運會官方場館的支付方式有且只有兩種——現金和Visa卡。這種情況直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才得以改變。
文章介紹說,在充滿活力的“奧運泡泡”內部(即北京冬奧會閉環系統),除了傳統的支付方式,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記者及工作人員和所有其他客人有了一種全新的支付選擇——中國的數字人民幣。
據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分為軟錢包(數字人民幣APP)與硬錢包(卡片、手環等含有數字人民幣芯片的錢包設備),可以匿名獲取和使用,既安全、便捷又充分保護個人隱私。
文章說,境外來華人士可以根據自身習慣及使用偏好,使用境外手機號下載注冊數字人民幣App形式的數字人民幣“軟錢包”進行充值兌換,也可以選擇不依托手機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等穿戴設備等,就可以在閉環內的任何消費場景進行無接觸支付。
文章還說,在奧運會上使用中國的數字貨幣比用Visa卡支付更便宜,因為Visa國際支付需要手續費,而在中國使用數字人民幣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等額兌換,“就像美國運動員使用美國信用卡購物一樣”。
文章介紹說,中國從2020年4月開始在試點地區推出數字人民幣業務,目前已有超過1.4億用戶注冊了數字人民幣賬戶。截至去年11月,數字人民幣交易額已經達到96億元。
除了《財富》雜志,彭博新聞社網站日前也注意到了數字人民幣在北京冬奧會上的應用。報道說,中國向運動員和觀眾推出數字人民幣,這將是這種虛擬貨幣對外國人吸引力的首次重大測試,這表明“中國正尋求利用冬奧會在全球范圍內展示數字人民幣的影響力”。
分享: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