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今日談”欄目刊發文章《人生能有幾回搏》,講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冬奧運動員的深情寄語,“人生能有幾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拼搏是青春的底色,勇于超越自我的身影最美麗,為夢想而拼搏的故事最動人。堅持拼字當頭,敢于拼搏、善于拼搏,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青春是不畏挑戰、勇挑重擔的前行。疫情防控期間,一大批青年干部前赴后繼、挺身而出,成為新時代的脊梁,“哪有什么英雄,只是一群孩子穿上了大人的衣服”。在災難面前,無數青年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主動請纓奮戰在前,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只要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每個平凡的青年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新時代的青年人應當不斷陶冶愛國之心,增強愛國之志,堅定理想信念;應當練就過硬本領,主動挑重擔難,主動投身一線,用拼搏踐行使命,在投身復興偉業中迸發強大力量。
青春是舍棄安逸、沐風櫛雨的承擔。拼搏進取一直是有志青年的代名詞。作為一名基層青年干部,要當好推動基層經濟社會發展的“10號球員”,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用拼搏和奮斗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身處基層一線,我們是朝陽,我們正青春,我們敢擔當,我們肩負重托使命,遇難不怕、見險不懼、拼搏向前,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狀態,跑出青春的“加速度”,在奮斗中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青春是胸懷天下、高揚風帆的氣魄。青春應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家國情懷和豪氣擔當。作為青年干部,要立足崗位,刻苦鉆研,在平凡崗位中揮灑青春汗水、奉獻青春力量。從東京奧運會到北京冬奧會,涌現出蘇炳添、徐夢桃等一批頑強拼搏的運動員,他們在不斷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中實現了人生價值。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看齊,認清自身擔負的歷史使命,保持干事創業的不竭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唱響動人的青春之歌。
作者:張莉(宜昌秭歸)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