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一屆精彩卓越的冬奧盛會,離不開企業的有力支撐。從美觀與性能并存的“冠軍龍服”,到速度與安全并重的國產雪車,再到智慧與質量兼備的語言服務平臺……賽場內外的中國制造,成為北京冬奧會的一道亮麗風景,不僅展示著中國企業的創新實力,更標注著中國企業的創新印記。
冬奧賽場,是體育健兒競技的舞臺,也是企業競爭的舞臺。在精彩冬奧背后,是一個個企業奮力追求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攀登、不斷突破的創新實踐。在火炬“飛揚”的設計中,中國石化集團大膽采用更加潔凈的氫氣作為內部燃料,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為火炬披上耐高溫外衣;在開幕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首次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實時交互特效,用扎實的科技手段呈現精彩絕倫的舞臺藝術;在競技場上,安踏集團用硬核科技讓中國隊員穿上“快、護、暖、美”的高性能戰衣……北京冬奧會見證了中國企業堅持不懈推進自主創新,并以此獲得科技實力和品牌實力的提升,走出一條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人們驚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國運動員裝備上了中國制造的運動品,這背后離不開中國企業加快自主創新,用科技實力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努力。
本次冬奧會是中國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重要機遇。企業將短期冬奧紅利轉化為長期發展動力,關鍵還是要通過自主創新搶占后冬奧時代的發展制高點。冬奧會之后,也是中國品牌進一步確立國際地位的關鍵時期。企業發展后勁還要依托品牌戰略,而創新是提升品牌價值最有效的手段。當前,國產品牌迎來加快發展的好時代,企業要乘勢而上,通過加大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度,增加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元素,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推動“中國制造”成為更具品牌價值的“中國創造”。
也應該看到,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奧林匹克的拼搏精神也將激勵企業挖掘創新潛能,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實現更高質量、更快速度、更強品牌的跨越式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