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制作:方金洋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春風作雨催耕忙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進入雨水時節,廣大農村南方春耕緊、北方備耕忙。吃完元宵過完年,工礦企業學校也進入全面開工開學大忙季節。
2月17日,湖南省衡陽縣臺源鎮臺九村村民駕駛農機翻耕稻田。新華社發(曹正平攝)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雨水時節,東風解凍,散而為雨。南國春來早,山暖水溫,綠意盎然,春耕要搶早,特別是雨水多起來,農田要清溝瀝水、中耕除草,預防濕害爛根;北方降水量少,易發春旱,要及時組織春灌,備耕不能歇。
春華秋實,夏長冬藏,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對自然規律的認識、遵循、掌握,體現了應天順時的信念。《齊民要術》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勞而無獲。”這個“天”不是物理意義上的大氣層,是對自然運行法則的認識和信賴,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諧理念。
雨水節氣,嚴冬過去,霜雪為露。盡管時不時有“倒春寒”,盡管總是被盤踞大地的嚴冬所抗拒、圍剿、壓制,但殘雪中的第一莖小葉,冰河中的第一聲“咔嚓”,無不昭示著大自然一年一度的復蘇,演繹著中華文明的頑強生命。
2月16日,安徽省廬江縣白湖鎮農民在進行小麥病蟲害防治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左學長 攝)
春風作雨化為田,滋養的是農田更是心田。今年雨水,恰好元宵節剛過,最新數據顯示,從南到北,元宵節后招工市場加快復蘇,封凍的建設工地加快復蘇,工廠車間加快復蘇。
春風化雨,這句格言來自孟子,他對雨水有特殊的感受:“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2022壬寅年是特殊的一年,將見證著我們又一個不可征服的春天。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