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雖落下帷幕
但大家對冰雪運動的熱愛卻
持續升溫
“冬奧風”點燃“冰雪熱”
“冷運動”成為“熱時尚”
沒有年齡的限制
沒有體能的束縛
燕趙大地的兒女們
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表達著對冰雪運動的
無限熱愛
0170歲老人和四雙冰鞋的故事
70歲的郭超是承德市冰雪輪滑運動協會主席,也是一位鐵桿冰友。
他的家中保存著滑冰30多年來穿過的四雙冰鞋。
從1985年傾盡一個月工資購買的冰鞋,到如今使用的碳纖維材質冰鞋,四雙冰鞋和郭超共同見證了冰雪運動在幾十年間的發展歷程。
冰雪運動裝備的不斷升級,也折射出大眾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
02“滑雪老炮”的冰雪熱愛
在石家莊有這樣一支冰球隊,他們成立于2000年,平均年領超過60歲。
從最初裝備的捉襟見肘,到如今的應有盡有;
從簡陋的野湖冰面,到活躍在各大賽場。
石家莊老年冰球隊成為河北群眾性冰雪運動發展的一個縮影。
03“王體委”帶你滑行帶你“飛”
王向陽今年50歲,人稱“王體委”,是衡水市體育局的“老體育人”。
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廣冰雪運動。
開設公益滑雪班,舉辦職工冰雪體驗活動,作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王向陽,經常一邊組織人員參加活動,一邊還要兼職進行技術輔導。
正是有了這群熱愛冰雪,致力于推廣冰雪運動的人,才讓更多人走向冰雪舞臺,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樂趣。
04與世界冠軍一起學冰壺
“打好冰壺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調動腦力......”
“冰壺運動對人體健康促進方面來說不可小覷......”
女子冰壺世錦賽冠軍柳蔭攜手運動健康促進專家仇廣信,這樣的配搭,怎么看怎么是頂配。
專業訓練+冰雪普及,讓專業運動員迅速提升,讓普通民眾共享冰壺之樂。
05太極之鄉上演冰上太極
“冰雪與太極完美地融合到一起,有一種震撼的能力。”
邯鄲永年是著名的太極之鄉,楊氏、武氏太極拳的發源地,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永年區體育學校的學生們就通過《冰上太極情》的表演,向所有人展示了太極拳與冰雪融合的獨特魅力。
06退役國家隊隊員助燃民眾冰雪夢
李俠曾是國家花樣滑冰隊隊員,退役后一直致力于冰上項目的推廣和花樣滑冰教學,如今已經有20多個年頭。
自從去年6月份石家莊滑冰館建成開放,標準化冰場的建成解決了群眾去哪滑冰的難題,也點燃了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
李俠說:“幫助小朋友和滑冰愛好者實現他們的夢想就是我作為教練員最大的夢想。”
07特教孩子的另一扇“門”
王凱宸是張家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體育老師。
此前從未接觸過手語的他,在教孩子們體育課的同時,還需要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手語。
在教學過程中,王凱宸根據孩子們的特點,總結出許多適用于聽障和視障孩子的教學方法。
讓他們能盡快掌握滑冰、滑雪等技能,感受到冰雪運動帶給他們特別的快樂。
08為夢想拼搏的“小獅子”
閃轉騰挪,自由穿梭!
在滄州有一支小學生組成的冰球隊,他們的名字非常響亮,叫雄獅冰球隊。
小運動員們年齡不大,但是打起冰球來卻個個迅猛無比。
即便摔跤,也從來不哭。
孩子們的力量源泉就是心中的冰雪夢,他們期待有一天可以站在冬奧會的賽場上。
加油吧!滄州“小獅子”!
09三歲半萌寶的雪場成長記
2018年8月出生的李佳衡,不到三歲時被帶上雪場,從此與冰雪結下不解之緣。
摔倒爬起、不哭不鬧、勇敢向前。
在雪場里,這個來自河北涉縣的“小不點”學了不少能耐。
編審:谷霄燕 郭育卿
編輯:薛曉巖 蘇紅巖 楊 磊
視覺:劉 然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