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比缤诒本?、延慶、河北張家口3個賽區火炬臺上躍動的奧運圣火那樣,北京冬奧會,將一條條交通線路、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等從藍圖變為現實,讓京津冀發展的脈搏同步跳動。
乘著北京冬奧會的春風,京津冀攜手一起向未來。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推出《京津冀協同發展 讓冬奧遺產“活動起”》系列報道,看京津冀協同發展如何賦能河北冬奧遺產再添活力。今天我們推出第一期交通篇。
在北京冬奧會的帶動下,京張高鐵通車運營、延崇高速全線通車,與此同時區域交通干線逐步織密,一批綜合性交通樞紐逐步建成,京張區域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不僅滿足了奧運保障需求,也為賽后區域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京張高鐵
今年是“軌道上的京津冀”提出的第8個年頭
京張高鐵
“大運量、高速度、公交化”的特點
使張家口匯入了北京“1小時交通輻射圈”
在未來將持續帶動
當地全季、全域、全產業鏈的發展
快
京張高鐵
北京到延慶26分鐘
北京到張家口50分鐘
京張高鐵直接將
張家口納入首都1小時生活圈
精
首次采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首次實現無人駕駛
首次運用5G技術
首次實現列車上奧運賽事直播
車上還安裝了數千個傳感器
像帶著隨車醫生一樣隨時自我體檢
險
全線橋梁64座
隧道10座
橋隧比重高達66%
美
京張高鐵顏值超高
十大車站一站一景
各具特色
174公里就是濃縮的大好河山
截止2020年底
京張高鐵開通一周年
共發送旅客680.6萬人次
乘坐高鐵前往延慶和張家口
已成為越來越多民眾首選的出行方式
延崇高速
延崇高速
促進京張兩地道路相連相通
帶動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
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螺旋線
金家莊螺旋隧道
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
“世界最長的公路螺旋隧道”
之前直線距離也就7公里
兩點之間單程需要2個多小時
隧道貫通后僅10多分鐘就能抵達
景觀橋
延崇高速共有三座景觀橋
杏林堡大橋是“冬奧之門”
磚樓特大橋是凌空飛渡
體現“更高 更快 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
太子城互通主線橋為“奧運五環”
三座大橋形式與內容
完美統一 遙相輝映
智慧路
延崇高速
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
衛星導航與定位等先進技術
實現智能信息交互
率先在全國開展了高速公路
場景80公里時速
L4級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測試
161套彎道盲區預警系統和
冰雪預警系統
是名副其實的智慧公路
截止2021年6月
延崇高速客貨車總流量225萬輛
日均交通量近萬輛
客運樞紐
便利化的交通條件
多元化的出行方式
張家口客運樞紐
讓冬奧后的張家口
交通設施越來越發達 越來越快速
未來的張家口將進入
一個全新的速度時代
張家口南綜合客運樞紐
2020 年建成投入使用
滿足高鐵與普鐵、長途、公交、
出租、 旅游大巴、航空大巴的
換乘和接駁
冬奧會期間
滿足北京快速交通轉乘
冬奧會后
改善民眾出行條件
加強張家口市與京津冀晉蒙的
經濟社會聯系
崇禮北客運樞紐
2021年10月底投入使用
是太錫鐵路崇禮站配套客運樞紐
通過鐵路與公交、出租的一體化接駁
進一步提高了區域客流集散中轉能力
崇禮南客運樞紐
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
位于崇禮城區南側
滿足高速客運和本地公交、出租等
多種方式的換乘和接駁需求
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
打造全維度多元化的出行方式
用交通助力地區發展的努力到此還未結束,據了解,未來將建成分別通往太舞雪場以及云頂和萬龍雪場兩個方向的纜車線路,真正解決高鐵站到崇禮各滑雪場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距離180公里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客源城市北京,崇禮將成為他們周末短途游的理想目的地。
編輯:韓 維 宋海鷗 孔德琳
視覺:劉翠君
編審:谷霄燕 郭育卿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北青網、河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河北廣播電視臺節目研發部、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區域發展遺產報告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