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阿拉木圖3月8日電 綜述|中亞多國人士: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重要借鑒
新華社記者茍洪景
中亞各界人士密切關注著正在召開的中國全國兩會。連日來,中亞多國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經驗為中亞各國現代化探索提供重要啟發和借鑒。
吉爾吉斯斯坦前外長杰克申庫洛夫長期關注中國發展。他認為,中國在探索現代化道路的進程中,能夠利用好自身資源實現可持續、全方位發展,且能夠使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發展現實與全球大勢相適應。“對面臨經濟社會發展新挑戰的中亞國家來說,中國的經驗十分寶貴,中國式現代化為中亞國家推動工業、物流、能源等領域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哈薩克斯坦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然謝伊托夫指出,中國沒有照搬其他國家的模式,而是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能夠根據新變化及時有效調整政策。中國式現代化為中亞國家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特別是在因地制宜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
中亞多國人士指出,在逆全球化思潮和單邊主義抬頭的今天,中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合作,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代表的中國方案倡導合作共贏,贏得廣泛贊譽。
塔吉克斯坦中國問題專家拉蘇洛夫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亞地區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動力,鐵路、公路、工業園區等合作項目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當地經濟一體化水平。他特別提到,在中方支持下,塔吉克斯坦對一系列小型水電站進行了現代化改造,“這些項目不僅加強了塔吉克斯坦的能源安全,也促進了本地區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在拉蘇洛夫看來,中國已成為中亞國家的重要合作伙伴。中亞各國在探索本國現代化發展路徑時可借鑒中方經驗,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工業化和創新發展等領域。
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在人工智能、綠色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取得亮眼成績,并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與中亞各國分享產品、技術和經驗。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科爾茹姆巴耶夫說,近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加強科技創新合作,落實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效應的項目。哈中兩國政府、高校等機構簽署了相關協議,致力于加強合作,共同進行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中國致力于高質量發展,推動先進技術應用。”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副總編輯肯扎耶夫訪問中國時,曾到訪多家中國知名企業的總部及生產基地,并參觀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他說,如今,在烏茲別克斯坦城市街頭行駛著不少使用中國技術的新能源公交車。在烏農村地區,由中國技術支持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站讓當地獲得穩定電力供應,“這些都是兩國合作取得的實質性成果”。
肯扎耶夫認為,中國在探索現代化的道路上展現出深邃智慧。他說,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和平發展,謀求的是建立在和平合作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化。當前,中亞國家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擴大國際合作,“中國和中亞國家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