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代表通道”“委員通道”和“部長通道”受到了廣泛關注。聚焦熱度,傳遞溫度,“兩會通道”彰顯著開放自信的中國。
01:48
通道上,中外記者問不避諱,代表委員答不避難。走下通道,大家繼續回應著熱點問題,分享著參與“通道”采訪活動的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 喬紅:就是在講自己該講的事情和該講的話,應該表達我們在國家的這個舞臺上應該做些什么。
“一問一答”的都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熱點,社情民意在一次次真誠互動、坦誠交流中得到傳遞,更吸引了不少參會的代表委員駐足、傾聽。
全國人大代表 許慶民:我看到各行各業的代表,把基層和行業的聲音向全國人民進行傳達。
全國政協委員 張興贏:聊得都非常實在,我覺得這樣一種形式有利于我們政協工作的透明度,也能夠加強我們委員與社會的溝通,激勵著我們更好為國履職為民盡責。
從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到為群眾就醫提供更優保障,再到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每一個話題的回應背后,是充分的調研走訪、深刻的思考見解。代表委員們回答的透明度和“含金量”在不斷提升,這條“通道”也牽動著世界的目光。
阿聯酋中阿衛視記者 畢諾:開設通道代表了中國的開放,我們可以在中國看到很多這樣透明的渠道,這是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
保加利亞《言論報》記者 塔尼亞?喬治亞娃?格盧赫切娃:我真的很受觸動,他們可以充分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想法,記者們也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問題。
人們對“通道”的關注,其實是對當下中國的關注。隨著代表委員和部長帶著深入調研的成果、熾熱的為民初心走上通道,更多民生福祉也將從這里不斷照進現實。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