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題:財政政策“工具箱”如何護航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新華社記者申鋮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發展中的風險挑戰,今年的財政政策“工具箱”如何護航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讀懂今年財政政策“工具箱”的效能,需要從力度和效率兩方面來理解。 ??——在力度上,多項政策工具“加碼”,支撐經濟行穩。 ??今年我國首次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這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政策取向調整后,具體有哪些變化? ??政策工具更加豐富。赤字、超長期特別國債、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轉移支付……在今年的財政政策“工具箱”里,可以看到,在存量政策不斷完善的基礎上,也加入新的增量政策,新舊部署緊密銜接,打出政策“組合拳”,成為加強宏觀調控的重要發力點。 ??政策力度更加積極。赤字水平和赤字規模均為近年最高,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赤字規模達到5.66萬億元;財政支出進一步擴張,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7萬億元,比去年增長4.4%;政府債券安排更加給力,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4.4萬億元;增強地方自主財力,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10.34萬億元,同口徑增長8.4%……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報告中,多項安排彰顯“加”“提”“增”。 ??財政政策相機抉擇、因勢而動。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實現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必須付出艱苦努力。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情景變化,從去年四季度出臺的一攬子財政政策,到今年多項新的增量政策,政策“工具箱”積極調整、前后貫通、接續發力,體現了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將為護航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在效率上,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推動發展“質升”。 ??在財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的情況下,今年的財政政策“工具箱”更加注重精準發力,大力優化支出結構,為重點保障加溫。 ??“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是今年制定宏觀政策、加強宏觀調控上的重要創新。全國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均接近4.5萬億元,分別增長6.1%和5.9%;科學技術支出超1.2萬億元,增長8.3%;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領域支出保持較高增幅……今年,更多“真金白銀”將“投資于人”,彰顯財政政策的民生溫度。 ??加大對消費者的直接補貼力度,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大對地方的獎補力度,引導地方提升消費環境;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今年,更多有“含金量”的財政政策將精準發力,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今年財政政策“工具箱”還將著力于科技攻關、鄉村振興、綠色低碳等領域,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約1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清單提前下達;中央財政預撥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810億元;更多“真金白銀”將支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一季度以來,財政政策新動向不斷,政策效能將持續向企業、百姓傳遞。 ??堅持前瞻謀劃、引導預期。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還預留了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財政部門還將協同推進財政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注重傾聽市場聲音,積極回應輿論關切,提升政策引導力、影響力。 ??可以期待,不斷完善、持續豐富、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工具箱”,將釋放強勁信號、發揮更大效用,為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與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