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毛振華 宋瑞
特色農產品如何叫好又叫座,是困擾不少地方的一大難題。如今,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尋到破解之法:當地全力打造沙窩蘿卜拳頭農產品,在品牌塑造、集約生產、科技賦能上持續發力,沙窩蘿卜被賣到全國各地,成為農民增收的“利器”。
蘿卜豐產 農民增收
乘車從天津市中心城區向西行駛20多公里,占地50多畝的沙窩蘿卜核心產區科技示范基地映入眼簾。彎腰走到玻璃大棚內,一畦畦沙窩蘿卜葉大翠綠,長勢喜人。
沙窩蘿卜,因產自京杭大運河天津南運河畔的辛口鎮小沙窩村、大沙沃村一帶得名,有著300多年的種植歷史,但在很長時間里,并未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利器”。
在大棚里,西青區農委專家史忠偉向半月談記者介紹,過去由于土地流轉不充分,沙窩蘿卜以農民自主種植、家庭經營為主,種植區域“插花”分布,田間管理難,阻礙了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叭鄙倏萍贾危彝プ鞣皇揭揽孔陨斫涷灧N植,產品質量和口感差異大?!?/p>
2024年,沙窩蘿卜被天津市政府列為全市重點培育品牌之一。西青區隨即啟動沙窩蘿卜品牌精品培育計劃,通過確定谷力合作社作為重點龍頭企業之一,打破原有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為沙窩蘿卜的產業振興插上翅膀。
成熟的蘿卜等待打包投向市場 宋瑞 攝
“再也不能錯失發展機遇了?!碧旖蚴行∩掣C村谷力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郝立紅感慨。她帶半月談記者走進辦公室,操作電腦演示科技是如何為蘿卜種植賦能。“通過物聯網系統和棚內搭載的傳感器,澆水量、溫濕度、光照等實現了智能管理。從選籽、種植、養護到出棚,沙窩蘿卜的‘生長軌跡’被全流程記錄,這樣種出的沙窩蘿卜品質更佳?!?/p>
這項技術已在越來越多農戶大棚中推廣,不少村民體驗到了“手機上種蘿卜”的便利,沙窩蘿卜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谷力與大沙沃村開展訂單制合作,全面啟動訂單農業發展模式,300多家簽約農戶的大棚被貼上標號。農戶可以在種植全過程接受天津市農科院專家的技術培訓與指導,種出的蘿卜按收購標準直接打包賣給合作社,實現品質統一。
在這一合作模式下,村民最終成為受益者。辛口鎮種植沙窩蘿卜約7000畝,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沙窩蘿卜種植和銷售周期的產量預計約6500萬斤,銷售額2.5億元,顯著帶動村民致富、村集體壯大。
小蘿卜打開知名度
從種植蘿卜上增收只是第一步。為踏踏實實打出名氣,全鎮上下重視品種選育,從源頭上提高蘿卜品質??萍际痉痘貙鹘y“老味”沙窩蘿卜籽種進行提純復壯,并與天津市農科院合作,優先保障市場認可度高的籽種供應,引導農戶結合需求種植附加值高的優質品種。
辛口鎮黨委書記趙均說,鎮里爭取到區級品牌培育專項資金,用來打造大沙沃村260畝示范種植基地。如今,按照基地示范、龍頭帶動、科技賦能、品牌提升的模式,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形成輻射帶動作用。
“金字招牌”必須守護好。辛口鎮制定《“沙窩蘿卜”區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辦法》,規定50家授權企業銷售行為。特別是在推進數字化防偽追溯管理方面,統一制作防偽識別碼。與此同時,聯合市場監管部門,聘請專業律師團隊,加大沙窩蘿卜侵權行為打擊力度。
沙窩蘿卜的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郝立紅帶領的團隊忙得腳不著地:奔赴北京召開沙窩蘿卜專場推介會,趕到長沙、杭州、廣州等地參加展會……“我們一路‘北上南下’,打通沙窩蘿卜的銷售鏈條?!焙铝⒓t說,今年還要與大灣區企業合作,把沙窩蘿卜賣到港澳地區。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