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2日電 美國日前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自4月3日起執行,涉及進口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以及關鍵汽車零部件等。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站(NBC News)報道稱,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建議消費者通過購買純美國制造的汽車來規避關稅,但業內人士表示“純美國制造的汽車根本不存在”。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報道稱,即便美國本土的汽車品牌在美國國內組裝汽車,但所需的約3萬個零部件也嚴重依賴全球供應鏈。美國投行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的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丹·艾夫斯(Dan Ives)直言,目前美國汽車零部件的海外采購比例高達40%左右,“純美國制造的汽車是虛構的”。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汽車業高管對美國汽車業適應關稅的能力表示擔憂,認為即便美國本土及外國品牌選擇在美國境內組裝汽車,但大量零部件仍依賴進口。知名汽車購物網站埃德蒙多斯(Edmunds)負責研究汽車行業趨勢的主管伊萬·德魯里(Ivan Drury)也表示說:“沒有哪款車是百分之百使用美國本土零部件的。”
2月15日,在墨西哥新萊昂州哥倫比亞鎮,貨車通過一處邊檢站,通過后將從國際橋跨越格蘭德河,進入美國(無人機拍攝)。(圖片來源:新華社)
密歇根州立大學布羅德商學院(Broad College of Business)的供應鏈專家艾米·布羅格林-彼得森(Amy Broglin-Peterson)認為,雖然汽車供應鏈比較完善,但在遭受沖擊時也會變得非常脆弱。幾十年來,美國企業將制造環節外遷,依賴墨西哥等國。她警告稱,“相較整車關稅,對零部件加稅是更大的風險”,美國政府對外國零部件加征關稅將產生累積效應,尤其是在北美地區。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網站發表的分析文章批評指出,美國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加征關稅將大幅推高汽車價格,進而影響需求和就業。業內人士警告,此舉將對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半島電視臺網站文章截圖
文章表示,對汽車業的加稅政策規定“含美部件”可豁免,但汽車制造涉及的原材料在多個國家經歷多次流轉,每輛車的零部件經歷3-5次跨境運輸的情況很常見。加拿大全球汽車制造商協會主席大衛·亞當斯(David Adams)認為,加稅將使汽車制造業變得更加復雜和混亂。
亞當斯批評稱,若美國強行舍棄在加拿大的汽車制造,那么將這些業務遷回美國本土就可能花費500億至600億美元,而且無法在短期內完成。他說:“我們尋求的是長期解決方案,不僅能為汽車行業,更應該給整個北美經濟帶來穩定,這樣我們才能專注做生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則指出,對汽車行業的加稅舉措并不會帶來“車企爭相在美建廠”的情況,這一目標很難實現,因為對于車企來說,成本和代價十分沉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報道提到,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通常是價格較低、利潤較低的車型,只能通過使用更便宜的墨西哥勞動力來維持盈利能力。而加征關稅后,一些在墨西哥組裝的汽車或因價格過高而被擠出市場,汽車制造商可能會選擇徹底停產這些汽車,而不是改在美國工廠生產。一位汽車業高管直言,“關稅帶來的損失之一往往是產品種類的減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