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光明日報記者 孫金行 趙明昊 靳昊
新疆的春訊,總是由杏花遞來的。江南煙雨逐漸朦朧之時,天山腳下的杏花才緩緩睜眼,褪去半載寒冬的蟄伏,一夜間化作漫天云霞。是姍姍來遲,卻也聲勢浩大。
新疆托克遜縣郭勒布依鄉開斯克爾村杏花園內,粉白的杏花如繁星般點綴在枝頭。李靖海攝
新疆新源縣那拉提杏花谷杏花盛開。楊曉千攝
這是大自然獨有的饋贈。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著壯觀的杏樹群落,更有14世紀遺留下來的原始野杏林。每年3月下旬,從吐魯番盆地到帕米爾高原再到伊犁河谷,杏花次第開放。它耐旱、抗寒、不懼貧瘠,以頑強的生命力將根系深深扎進大地,綻放出明艷繁茂、縱情熱烈的花朵。
有人問,哪里不能看杏花,非得到新疆去?
你且看伊犁河谷——蜿蜒的山坡披覆錦繡,層層疊疊的粉白自谷底漫卷山腰。風起時,花瓣簌簌飄落,遠處的牧人勒馬駐足。恍惚間,難辨是大地托起了云霞,還是云霞墜入了人間。
新疆阿克陶縣巴仁鄉古勒巴格村百畝杏園景色。光明日報記者 孫金行攝
新疆阿克陶縣塔爾鄉民間藝人與游客在杏花樹下共舞。毛吾拉江·艾山江攝
再看那拉提杏花谷——沒有雜樹紛擾,唯見綠草鋪陳,花兒在陽光下泛著細膩的光澤,如巨幅水墨恣意暈染。枝枝干干昂首向天,與遠處巍峨雪山遙相輝映。一柔一剛,構成天地間最壯闊的留白。令人屏息凝神,嘆一句“好個人間至景”!
不僅如此。各地陸續舉辦的杏花節,早已超越“賞花”的單一敘事,極富特色的民俗活動,帶來一場場文旅融合的狂歡。
托克遜萬畝杏園里,十二木卡姆的悠揚和著昆曲的婉轉,在杏花疏影間交織成韻;阿克陶繁花深處,縣文工團編導古麗斯坦·吐爾洪舞姿翩躚,映襯著國家級非遺柯爾克孜族刺繡流光溢彩;柯坪夜市美食展區里,烤肉館老板艾孜買提·馬木提的肉簽串起各地食客的笑顏,炭火騰起煙霧,“中國生態駝城”以最豪邁的方式款待八方賓朋……
新疆阿克陶縣塔爾鄉塔吉克族民間藝人在杏花樹下起舞。全文兵攝
游客在新疆柯坪縣杏花村打卡拍照。地拉吾爾·噢布拉西攝
數據為這場“春日狂歡”寫下生動注腳:2025年吐魯番杏花季開幕首日,30萬游客涌入托克遜;電商主播們舉著手機穿梭花海之間,一系列農產品預訂量節節攀升;村民們的吆喝里掩不住笑意,鼓起的腰包背后是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
春如鐵馬,縱馳山海。當夕陽為杏林鍍上金邊,古老絲路正以花為媒,譜寫新的“春日敘事”。杏花,在自然饋贈下逐漸完成從“觀賞”到“深耕”的華麗轉身。花開不是終點,而是萬物生長的起點,春天不僅裝點山河,更滋養每一個在陽光下牽手、歡歌、綻放如花的人。花瓣終會隨風飄向天山之巔,但熱辣滾燙的人間煙火永不落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