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重慶4月12日訊(記者吳陸牧)近日,68個重點項目在重慶樞紐港產業園集中簽約開工,涵蓋先進材料、先進成套裝備、現代物流與供應鏈服務等領域。重慶全力打造樞紐港產業園,物流樞紐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增量優勢。目前,該產業園已累計落戶超210個項目,總投資超1800億元。
近年來,重慶加快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高效銜接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國際航空網絡通道,構建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一體推進通道、物流、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做大做強樞紐經濟。
多式聯運推動樞紐經濟“加速跑”。在江津區,珞璜港實現“水公鐵”無縫銜接,年貨物吞吐能力達2000萬噸;在沙坪壩區,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推行多式聯運“一單制”應用,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累計開行鐵海聯運國際班列約2萬列。2024年,重慶樞紐通道聯運量14.5萬標箱、同比增長56%;經西部陸海新通道貨運量、貨運值分別增長41%、67%。
重慶培育壯大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現代制造業集群,構建內外聯動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樞紐經濟能級實現新躍升。2024年,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4.6%。萬州、涪陵、潼南等區縣依托樞紐節點發展起汽車零配件等外向型產業,支持企業布局海外市場,深化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合作。
跨境電商、數字貿易、轉口貿易等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九龍坡區商務委副主任鄧學濤說,當地聚集了613家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推動汽摩配件等本土產品加速出海,貿易網絡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94.4億元,增速為17.8%。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