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春耕迎來好時節,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成績單也來了!4月18日,國新辦舉行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現場聽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局穩健”。緊盯實現今年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目標,國家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近兩成。據農情調度,預計今年糧食意向種植面積17.9億畝左右,其中春播糧食面積9.6億畝,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藏糧于地”,還要“藏糧于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如今各地已作出很多積極嘗試。在黑龍江北大荒,智能農機大顯身手。無人駕駛拖拉機按照預設程序在田間作業,誤差不超過2.5厘米;還有的地區農場在示范推廣新的水稻育秧播種技術,“印刷播種”。
不過,比穩糧增產更重要的,還要穩住農民種糧信心,關于后期糧食市場的走勢,在本場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方面作出三個基本判斷。
一是供應有保障。去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的新臺階。當前糧食春播的意向面積穩中有增,全年糧食豐收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二是調控有空間。近年來,我國糧食庫存數量充足,結構不斷優化,調控能力持續增強。
三是需求有增長。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未來我們國家糧食總需求仍將是穩中有增,供求緊平衡格局保持不變,對糧食的價格形成有力支撐。
越是應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三農”基本盤,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廣袤無垠的田野,于當下而言,不僅是我們應對各類挑戰的底氣,更孕育著無限希望與發展機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