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錢塘潮頭,浙江以數字浪潮激蕩創新生態;揚帆渤海之濱,遼寧以鋼鐵脊梁挺起振興雄姿;奮進藏北高原,那曲以綠色產業鋪展富民答卷。
橫貫東西,錢塘潮起接天湖;跨越山海,渤海浪涌連羌塘。2022年7月以來,浙江省、遼寧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扎根全國最高海拔市——那曲市,用滿腔熱血澆灌著民族團結、產業振興、民生改善的沃土,將江南的靈動、東北的豪邁,深深鐫刻在那曲高質量發展的年輪中,共同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新時代“山海情”。
互學互鑒,澆灌團結之花
2024年9月,首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論壇在拉薩舉辦。作為援藏省市的代表,遼寧省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揮部黨組書記、總指揮于國強,在論壇上作了主題發言。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援藏干部人才重任在肩!”發言中,于國強說。

當地孩子們在浙江援建的“溫暖嘉·色尼城市書房”兒童閱讀區里暢享閱讀樂趣。 記者 汪純 攝
“黨派我來的!”3年來,遼寧援藏持續開展“黨派我到羌塘來”主題活動,深入廣袤的草原牧區,來到藏族同胞身邊,宣講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宣教健康知識、送醫送藥上門,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牧民群眾的心窩上。
一組數字見證了兩地間親密無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遼那雙方打造“黨派我到羌塘來”“石榴籽一家親”等“三交”特色品牌11個,舉辦各類“三交”活動154場次;遼寧援藏推動遼那雙方縣區、鄉鎮、企業、村居等結成對子35個;牽線搭橋2000名遼那兩地青少年通過書信實現“手拉手”結對子;組織協調那曲市首批29名縣級、科級領導干部赴遼寧省沈陽市開展為期6個月的跟崗學習;連續3年組織那曲藝術團演員赴遼錄制春晚節目;幫助引進短期援藏人才36人,推廣新業務、新技術81項;協調49名遼寧專家學者進藏授課79場次;開展“那曲人在遼寧”“遼寧人在那曲”系列采訪報道,厚植遼那一家親理念……
從“浙”到“那”,民族團結的動人故事也在不斷上演著。浙江援藏全面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擴面提效,累計實施197個相關項目,投入資金超1.1億元。通過開展“浙里石榴紅”夏令營、“浙那石榴紅·科普萬里行”等活動,青少年參與相關活動人數達985人,尤其是杭州亞運會期間,開展了“瞪羚計劃”“青少年志愿者行動”等,讓那曲青少年積極參與到亞運會賽事活動中。
浙江援藏突出“文化潤藏”事業發展。積極協調那曲、杭州兩地共同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化產業園;主動對接浙江省文旅廳、浙江省博物館,合力推進那曲市博物館前期規劃設計。
就業,是交往交流交融的另一座橋梁。
“到浙江臺州來工作,不但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也找到了歸屬感,特別沒想到的是,就業單位還允許我們請假返藏挖蟲草,讓我特別感動。”嘉黎籍高校畢業生索朗加措告訴記者,“‘保姆式’的就業服務,增進了我父母的理解支持,也讓我有了在臺州長期工作的新動力?!?/p>
從“不愿出、待不住”到“樂意來、留得住”再到“能發展、上升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西藏高校畢業生撐起了廣闊的夢想藍天。
浙江援藏在全區首創區外“組團”就業模式,先后組織4批嘉黎籍高校畢業生赴臺州就業,目前穩崗就業37名。同時,建成省、市6家就業援藏基地并掛牌;協調有關部門定向西藏招聘公務員、事業人員,3年來累計招聘129人;全力塑造區外就業新模式,通過舉辦招聘會等方式,3年來累計實現那曲籍人才赴浙江就業236人。
遼寧援藏通過優化就業援藏服務,3年來,帶動那曲籍高校畢業生考錄遼寧省公務員60人、事業單位人員102人、企業職工59人;促成遼寧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立那曲市高校畢業生“組團式”就業援藏基地。
創業興業,培育增收碩果
“發展是永恒主題,變‘輸血’為‘造血’,才能打通那曲的發展‘筋脈’?!闭憬≡刂笓]部黨委書記、指揮長董旭斌介紹,浙江靠吃改革飯長大,浙江援藏事業同樣靠改革發展壯大,我們注重轉化浙江經驗,放大浙江和浙商優勢,積極探索適合地域特點的發展新路徑,著力增強那曲發展內生動力。
2003年,浙江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多年來持續迭代,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如今,“千萬工程”經驗走上高原、走進那曲,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再次書寫了一個個牧村“蝶變”的故事。

2022年7月17日,“石榴籽一家親——遼寧·新疆·西藏青少年夏令營”開營儀式在沈陽舉行。 遼寧省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揮部供圖
走進牧區深處的嘉黎縣阿扎鎮斯定咔村,115套嶄新的現代化藏式民居鱗次櫛比,街道干凈整潔,休閑健身設施一應俱全。2024年,浙江援藏實施斯定咔村美麗宜居村莊建設項目,并配套建設地下給排水系統、人畜分離工程、文化體育活動區等12類基礎設施。
更令人振奮的是,通過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村里建起了統一的牛場,村民們紛紛開起了民宿,并通過賣蟲草、酥油、牦牛肉等當地特產,實現全村戶均年收入超20萬元。

浙能嘉黎縣倉康50兆瓦光伏儲能項目。 浙江省援藏指揮部供圖
斯定咔村的發展變遷不是個例。3年來,浙江累計實施5大類167個項目,完成投資17.7億元,建成城市書房、杭嘉醫院、薩普景區游客中心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特別是浙能嘉黎縣倉康50兆瓦光伏儲能、那曲神力時代廣場、那曲高端生態精品酒店等項目的落地,為那曲發展注入持久的新動能。
具體實踐中,浙江援藏借鑒浙江優化營商環境模式,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成立招商引資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先后引進項目20余個,實際到位資金27.22億元,實現那曲招商引資跨越式提升;借鑒浙江數字化改革經驗,助力那曲快速建設大數據中心和完成“異地評標”系統等,努力以信息化攜手那曲邁向現代化;連續兩年組織那曲當地企業參加浙江農博會,建成“浙江西藏那曲消費幫扶展銷館”,累計銷售農產品0.39億元;創新引進智庫,依托浙江大學,共同建設“青藏高原極地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協調引入浙江省農科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在那曲攻關,成功研發出“牦牛骨鈣咀嚼片”“芫根素片潤喉糖”“特色牦牛乳產品”等,并無償轉讓給當地企業。
改革發展“一盤棋”上,遼寧援藏同樣沖鋒在前,碩果累累。
3年來,遼寧援藏累計落實援藏資金7.23億元,實施援藏項目95個。
遼寧援藏重點就文化旅游、高原食品加工、清潔能源開發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邀請企業到那曲實地考察,現場對接意向項目,累計舉辦招商引資活動33次。2023年遼寧援藏招商引資項目7個,到位資金2.5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09.56%;2024年,遼寧援藏招商引資任務4.8億元,已完成6.88億元,完成率以143.3%穩居17個援藏省市第一名。
此外,遼寧援藏大力開展市場援藏,推進那曲市消費幫扶產品從傳統線下銷售向“線上主播帶貨+線下展銷推介”全面升級;每年組織那曲企業攜帶百余種特色產品赴遼參加遼洽會、農博會、大連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展會,進一步擴大那曲與遼寧等區內外市場的產銷對接和經貿往來;全方位宣傳推介那曲市旅游產業資源,開展“極地那曲 天際之旅”文旅主題推介活動,打造“此生必‘曲’”自駕游品牌。
守望守護,夯實民生根基

2023年9月,第四屆“遼洽會”西藏那曲市招商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遼寧省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前方指揮部供圖
今年5月22日,遼寧援藏醫療人才、那曲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汪立杰,帶領包括當地醫生在內的醫療團隊,成功開展那曲市首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
“這是那曲市人民醫院‘五個中心’建設結下的又一碩果?!边|寧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隊長賈祝強說。
3年來,面對人民群眾的健康新期待,遼寧援藏積極爭取遼寧大后方支持,在高海拔地區填補了一項又一項醫療空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
一個個時間節點見證了遼寧援藏強力推進那曲市人民醫院“五個中心”建設的鏗鏘足跡。2023年6月,建成那曲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2024年10月,簽約成為“中國創傷救治聯盟成員單位”并掛牌,同年建成那曲市創傷中心;2024年12月,建成那曲市卒中中心(高原地區二級卒中中心);2025年4月,通過國家胸痛中心(基層版)評審認證,建成那曲市胸痛中心。
加上2021年12月建成的那曲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那曲市人民醫院“五個中心”建設任務全部完成。與此同時,遼寧援藏醫療人才通過“師傅帶徒弟”“專家帶骨干”等方式,打造了帶不走的醫療專家團隊。
守好“健康標線”,浙江援藏也亮點頻出。推動浙江省內醫院精準結對幫扶那曲,開展高原醫學研究合作;指導那曲市單獨設立高原醫學研究和健康管理中心,為市級全國唯一;牽頭那曲市2025年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申報工作,啟動那曲市急診急救數字“一張網”建設;推動成立浙大二院互聯網醫院那曲市藏醫院分院;首次在海拔4700多米的班戈縣開展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成效顯著;開展遠程精神衛生診療1200余人次,“云上心理”活動品牌受到肯定;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公益性下沉,組織開展“抬頭挺胸”“光明西藏行”等主題醫療活動,救治脊柱畸形、先心病等患者1000人以上。
提升“智力高線”,是浙江教育援藏的發力點和突破點。打造“金石榴籽”培優行動、“組團式”援藏、教育協作發展共同體等“三張金名片”;啟動羌塘折翼天使委培計劃、建立“浙那”特殊教育發展聯盟;強化人才共育,協調浙江省體育局派員進藏選拔17名體育苗子赴浙聯合培養;聚焦建設新時代教師隊伍,組織開展“傳幫帶”,累計開展教研交流650余次;積極推進“以省包校”組團援建,協調浙江師范大學設立“拉那一高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基地”,支持開展“組團式”教育援藏,拉那一高高考成績連破歷史紀錄,2024年上線率為100%,高考重本率、本科率分別達到69%和96%,比歷史最佳成績分別提高11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連破紀錄的還有拉那二高。在遼寧援藏教師的指導下,遼寧省對口支援的拉那二高取得“2023年度那曲市高中階段教學質量第一名”的好成績,學校被授予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學校榮譽稱號。
教育援藏實踐中,遼寧援藏依托豐富的教育資源,開展了多個創新項目,成果豐碩。
遼寧援藏舉行“組團式”援藏教師“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幫扶儀式,助力當地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協調那曲市教育局與沈陽市沈河區教育局簽訂幫扶協議,建立遼那兩地教育資源互動交流長效機制;協調選派20名那曲市骨干教師和優秀管理干部赴遼寧跟崗學習、掛職鍛煉;協調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在那曲市設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開展在職本科教育,有效提升那曲市干部人才學歷水平;協調沈陽工程學院與國家電網西藏分公司實行“訂單培養”;協調遼寧省12所高職院校2025年在藏投放高職招生計劃300個,暢通西藏中職學生升學通道;協調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醫藥職業學院,與那曲市職業技術學校開展“3+3”中高職聯合培養試點,帶動受援地中職辦學水平提升。
在藏北高原上,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五家央企分別派出的援藏干部人才,同樣不辱使命、不負重托,把援藏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義不容辭的責任,以“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決心意志,助力萬里羌塘發生巨變。
輪換之際,歸期將至。廣大援藏干部人才一致表示,將始終傳承發揚老西藏精神和援藏精神,實干奉獻、履職盡責,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友誼不斷、感情不散,持續為那曲市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編輯:吳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