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長安鎮獨生子女父母住院陪護有補貼政策,正持續引發熱議。7月15日,#9000元補貼能緩解獨子養老焦慮嗎#的話題甚至沖上了新浪微博熱搜第一。話題源于潮新聞的一則深度報道《9000元補貼,能緩解“獨子養老”焦慮嗎?》,這項政策,專門針對長安鎮獨生子女60周歲以上的父母,為浙江全省首創。
政策引發網友持續關注和熱議的背后,正是我國2.6億獨生子女的嘆息和期盼——奔波于老人、孩子和工作之間,他們在親情與責任、前途與夢想之間進退兩難。獨生子女的養老焦慮,在父母生病那一刻被徹底放大。
在微博評論區,一位叫“周CC”的廣西網友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她留言說:“老公和我都是獨生子女,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們的父母同時生病該怎么辦。三年前公公和媽媽先后做手術,我們輪流去醫院照顧,還要帶倆娃,心力憔悴。”
還有網友“不敢生病,也不敢遠行”“獨自一人如何照護年邁雙親”等留言也引來無數點贊,或許這是獨生子女的共同焦慮。
的確,第一代獨生子女大多已經進入婚育階段,尤其“雙獨”家庭,需共同贍養4位老人,家中還有孩子要撫養。也有的獨生子女因在外求學、工作等原因,形成了子女與父母“兩地分居”情形。
因此,評論區的聲音呈現“一邊倒”趨勢,多數網友為長安鎮的新政叫好——
來自江蘇的網友“小青檸grass”說:“作為獨生子女,父母生病就會焦慮,因為單位不但請假難請,還會扣錢。”這條留言收獲了3087個贊,以及100多條回復,很多網友感同身受,并表示“求求全國推廣吧”。
上海網友“小旭”則說:“緩解不了,但有總比沒有好。前段時間凌晨4點公公突發不適,叫了120送醫院檢查,早上8點還要趕去單位上班,獨生子女真的太不容易了。”
也有部分網友和“檸檬菲菲”看法相同:“不管怎樣,還是要請假照顧老人的,補貼可以幫忙分擔一點壓力。”
看得出來,即便這份補貼杯水車薪,但依舊能為獨生子女帶去心靈上的安慰。換句話說,9000元補貼是解燃眉之急,但非長久之計。“獨子養老”焦慮,不僅僅來自資金壓力,他們還面臨時間、精力等多方面的考驗。因此,各地政府還應在“長安經驗”上,探索更加全面、系統的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方案。
放眼全國,已有不少政策“及時雨”,在幫助獨生子女緩解養老壓力。比如在湖南,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可獲得80元補助;上海獨生子女家庭的老人退休后,可以一次性領取5000元的計劃生育獎勵費;在遼寧,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后住院治療,其子女可以休15天的護理假……這兩年,浙江、湖北、福建、重慶等全國多地還立法明確獨生子女護理假制度。
獨生子女家庭 圖源:網絡
當然,緩解“獨子養老”焦慮,需要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合力的狀態下,共同提升養老水平,才能讓老人真正“老有所依”,也讓獨生子女不再面臨“獨木難支”的局面。
(來源:潮新聞 記者 王雨紅)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