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激情五月播播久久久精品,成人看片网站,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首頁 新聞中心 即時新聞 時政 獨家 縣區 小記者 教育 醫療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網 數字報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縣區新聞 > 沽源 > 沽源縣

全鏈條培育發展,張家口沽源小藜麥長成大產業

2025-07-11 09:20:33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image.png

  近日,沽源縣白土窯鄉藜麥種植基地,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農業機械沿預設軌跡勻速行進,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種、施肥一體化作業。

  小藜麥,大產業。今年,沽源縣藜麥種植面積預計突破10萬畝,占全國總種植面積的四分之一以上。該縣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藜麥種植基地,近年來推動集品種選育、示范繁種、機械化規模種植、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藜麥產業全鏈條發展,年產值億元以上。

  “超級谷物”扎根壩上田野

  藜麥因營養豐富被譽為“超級谷物”。沽源縣自然條件適宜藜麥生長。2012年,該縣結合鹽堿地改造,引進藜麥并試種成功。藜麥耐寒、耐旱、耐鹽堿、耐貧瘠,與這里的生長條件高度契合。

  不過,首批藜麥在試種過程中,出現倒伏率高等情況。

  “我們這兒風大、無霜期短,必須培育適合當地氣候的藜麥品種。”沽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志勇說,該縣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等單位合作,開展藜麥良種繁育,推進以種適地。

  “我們在改良品種過程中,注重對藜麥植株的抗倒伏、抗折斷、矮稈早熟等性狀的篩選。”河北省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李悅有說,他們成功培育出6個藜麥新品種并通過認定,其中“冀藜5號”較原始品種增產30%,且成熟期縮短15天。

  截至去年底,沽源縣建成藜麥良種培育實驗站3個,打造藜麥育種基地360畝,選育出適宜壩上地區種植的藜麥優質品種30多個,成為藜麥品種培育的搖籃。今年,該縣持續推進二道渠鄉大梁底村藜麥聯合育種基地建設,新增育種面積60畝,試驗種植新品種藜麥240畝;在白土窯鄉建設藜麥品種試驗展示基地50畝、繁種基地300畝。

  目前,沽源縣藜麥種植環節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覆蓋播種、除草、收割全過程。“通過‘良種+良機’雙輪驅動,藜麥畝產量提升15%以上,種植戶每畝增收約200元。”張志勇介紹,機械化作業不僅解決了播種效率低的痛點,更通過標準化種植提升了農產品品質。

  “超級谷物”扎根壩上田野,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旱地種藜麥,一畝地產400多斤。按照目前一斤3元左右計算,刨去成本,一畝地純收入700至800元,是當地種莜麥、亞麻收益的4倍。”閃電河鄉石頭坑村村民張慶軍說。

  張慶軍是第一批種藜麥的農民,種植的藜麥從最初的1畝,發展到了現在的400多畝,他因此也成了鄉親們口中的“藜麥哥”。

image.png

  產業融合提升附加值

  隨著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沽源縣開始著眼于藜麥全產業鏈發展,通過產業融合,提升藜麥附加值,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

  在藜麥加工環節,沽源縣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走進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現代化的生產線高速運轉,經過清理、去石、脫殼、精選等多道工序,一顆顆飽滿的藜麥米被包裝成袋,即將運往全國各地。

  除了基礎加工,該公司還不斷研發新產品,藜麥花膠、藜麥膳食粥、三色藜麥脆等特色食品琳瑯滿目。“我們致力于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提升沽源藜麥的市場競爭力。”公司總經理向永剛介紹。

  為進一步壯大藜麥產業集群,2024年,沽源縣高標準規劃了占地200畝的藜麥產業園,目前已成功引進總投資1.6億元的藜麥食品精深加工、藜麥精釀啤酒等項目。在園區內,多家企業分工協作,形成從原料供應到產品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沽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續建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為藜麥產業的深加工和物流配送提供保障。

  日前,沽源縣藜麥深加工暨藜麥麥麩合成生物產業化項目落地,重點將農業剩余物轉化為生物基材料。張志勇透露,他們正推動藜麥從食品向保健品、醫藥品領域延伸,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

  除了加工產業,沽源還積極探索藜麥產業與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在藜麥博物館,游客可以了解藜麥的歷史淵源、種植技術和營養價值;在藜麥科普基地和游學基地,青少年學生可以親身體驗藜麥種植和加工過程,感受農耕文化魅力。每年藜麥豐收的季節,沽源還舉辦藜麥豐收節、美食節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品嘗藜麥美食,購買特色產品。

  沽源縣還印發了《關于推進藜麥產業高質量發展3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通過擴規模、提品質、延鏈條、樹品牌等措施,更好培育壯大藜麥產業。

image.png

  品牌引領走向國內國際市場

  “看我們沽源的藜麥,顆顆飽滿,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無論是煮飯、煮粥還是做面包,都非常美味健康!”6月30日,在網絡直播間,“藜麥哥”張慶軍熱情地向網友推銷著藜麥產品。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品牌建設成為沽源縣藜麥產業發展的關鍵。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成功創建“沽源藜麥”區域公共品牌,并鼓勵引導企業認證該品牌,形成藜麥“1+N”區域、企業品牌體系。

  目前,“谷麥郎”“華藜”等特色品牌已打入京津滬等地市場,產品成功入駐多家電商平臺。近3年,僅“谷麥郎”品牌藜麥產品銷售額就突破5000萬元。

  5月10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燕趙品牌發展大會在浙江省德清縣舉行。在會上,沽源縣推介了“沽源藜麥”區域公用品牌,讓更多人知道沽源藜麥的品牌價值,沽源藜麥不僅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還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

  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沽源縣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農業展會和產銷對接會,該縣藜麥憑借獨特品質和豐富營養價值吸引眾多采購商關注。

  在拓展國內市場的同時,該縣也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2024年,沽源縣啟動“藜麥出海計劃”,派出經貿代表團赴秘魯、玻利維亞等國,推介沽源藜麥種植技術及深加工產品。

  去年8月26日,農產品供應鏈與追溯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正式發布了《農產品供應鏈與追溯產業高質量發展沽源宣言》,宣布沽源藜麥產業區域公用品牌為示范試點,全面開展供應鏈示范建設。

  目前,沽源縣已基本形成集品種選育、示范繁種、機械化規模種植、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并向著更高目標蓄勢躍升,爭取打造“中國藜麥第一縣”。(記者 王雪威、郭曉通、趙晨陽)

編輯:蘇穎
河山新聞
移動客戶端
張家口日報官方
微信“張小全兒”
張家口新聞網
官方微博
抖音掃碼
關注@張家口NEWS
【張家口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正安县| 绩溪县| 岳西县| 平南县| 新沂市| 应城市| 翁牛特旗| 深泽县| 奉贤区| 肥西县| 东山县| 株洲市| 闵行区| 乐清市| 清涧县| 淮滨县| 高密市| 建湖县| 新沂市| 宜君县| 安多县| 手游| 永城市| 通化市| 佛冈县| 博罗县| 承德市| 开平市| 永顺县| 元阳县| 威信县| 关岭| 湾仔区| 循化| 民乐县| 都兰县| 绥芬河市| 句容市| 五家渠市|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