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走進塞北管理區太陽能光熱耦合生物質氣化可再生能源供熱項目施工現場,源源不斷的熱蒸汽在寒冷的塞北上空飄蕩,在鍋爐廠房外不遠處,一排排太陽能板在四周防風墻的保護下閃閃發光。這是今年該區的重點建設項目——塞北太陽能光熱耦合生物質氣化可再生能源供熱科研示范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耦合生物質燃料和太陽能光熱兩種熱源產生高熱蒸汽,耦合生物質燃料燃燒產生大量可燃性氣體(一氧化碳、氫氣、甲烷),通過管道輸送至三個十米多高鍋爐內燃燒,從而將水加熱產生高溫蒸汽,每臺機器每小時可產生6噸熱蒸汽,而太陽能板在陽光的照射下吸收熱能,加熱水管至90℃后再輸送到鍋爐內,配合耦合生物質燃料產生熱蒸汽,從而大大節省制熱成本,減少傳統能源利用。
“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峻,耦合生物質能在可再生能源中,是地球上唯一能夠儲存和可運輸的清潔能源,資源量大,分布廣,開發潛力巨大,是第四大燃料。”河北振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段傳毅介紹說,該項目是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意見》等指示精神下,以光熱及儲能技術為核心,拓展光熱技術應用領域,助力能源結構調整,積極推動光熱及儲能在供蒸汽、供暖等領域的應用,助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新型能源系統示范項目。
此外,塞北管理區光照資源豐富,空氣透明度好,海拔高度高,是理想的太陽能光熱利用地區,此項目采用水工質槽式光熱+雙開式水箱儲熱補水的技術路線。在光照充足時,槽式聚光集熱器反射陽光至位于焦線處的吸熱管上,加熱管內的水來自低溫儲水箱,通過系統循環泵組增壓,從60℃逐步加熱至約90℃,隨后被送至高溫儲水箱,系統將90℃熱水供向生物質燃氣鍋爐。
據悉,該項目前期以為蒙牛企業供蒸汽為主要目標,后續逐步推進太陽城整體項目,發展“農牧光”互補的綜合能源產業基地,實現太陽能光熱冷熱電氣聯供,促進農牧業協同發展。目前,每天根據蒙牛企業用熱蒸汽需要,為其提供生產用熱蒸汽,大大降低其成本。后期,鏈接供熱管道后,也可為周圍區域提供冬季供熱。
段傳毅表示,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利用生物質燃料約3.2萬噸,年耗電量180萬kWh,年耗水量6萬噸,年供蒸汽量5.8萬噸,相當于年節約標煤0.5萬噸,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實際數據為塞北助力產業高效升級。(河山新聞記者 宋錦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