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今年起,張家口陽原縣借勢“首都兩區”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有力契機,引進國核投資有限公司、創新水聯網科技研究院(鄭州)有限公司、中關村并購母基金投資管理中心組成的聯合體,協同實施干枯河流創新治理項目,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創新治理示范區。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22.77億元,一期對桑干河北域7條河流進行治理;二期對53條較大的地表溝壑進行治理,徹底改變目前桑干河兩岸地表支流與溝壑干枯缺水的現狀。項目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協同治理,將走出一條人居環境改善、產業升級、人才集聚、生態興縣的“首都兩區”建設新路,打造北方現代化生態旅游水城。
該項目將通過治理模式、治理技術、投運模式“三大創新”實現政府“零投入” 推進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協調推進,以總部經濟促進地方稅收“三個目標”。項目按照“EOD+”模式組織實施, 采取ABO投融資方式落地,從科學研究、勘測設計、工程實施、運行維護到模式推廣,全部采用市場運作模式,依托新增耕地指標交易、特色農業旅游開發、工程廢棄砂石利用和30年經營權收益以及政府配套新能源項目解決投資回報,實現可持續發展;采用國內首創的留蓄雨洪水、 水面種植闊葉植物減少蒸發、利用河道落差建多級蓄水河床的綜合治理設計方案,全年滿足200天以上河道過流,將干枯河道治理成為蓄水河、常流河、生態河、景觀河,做優生態環境,厚植民生福祉;該項目已在陽原縣建立總部,采取“院士專家技術引領+社會資本投資+聯合體承建”的模式實施,近期將設立院士工作站和壩道工程醫院陽原治河分院等科技研發創新平臺,爭取兩年內將企業打造成為陽原縣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全國推廣干枯河流治理“陽原模式”。示范區覆蓋8個鄉鎮的164個村共9.8萬人, 通過龍頭項目鏈接生態保護修復、 環境治理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城融合,示范引領全域經濟綠色發展。到2025年,干枯河流創新治理項目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后, 沿河土地環境增值將超過3倍,新增耕地2300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2萬畝,增加農業產值超過1億元。每年可帶動GDP增長3.5億元以上,新增就業崗位3500多個,沿河人口年均收入可增加6000至8000元,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鄉村振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記者 趙彩芬 通訊員 馬志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