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中秋夜星光閃月色更亮,明朗朗如白晝普照四方?!苯?,很多市民從手機端看到了張家口陽原縣青年晉劇院現場表演的晉劇 《宮門掛袍》。據了解,該劇院從今年4月起就開始組織網絡直播,累計已演出70余場,通過將舞臺搬到 “云端”,市民足不出戶就可欣賞到一場場戲曲盛宴。
為減少聚集,從今年4月起陽原縣青年晉劇院把往年送戲下鄉的活動搬至線上,以 “快手”短視頻平臺為載體, 進行網絡直播, 除 《宮門掛袍》等傳統劇目外,還將展現陽原泥河灣文化、鄉村振興等主題的原創劇目 《泥河灣》 《初心映灘》呈現給觀眾。 “到現在已經演了70多場, 一個多月時間就已漲粉1萬多人,單場最高觀看人數達幾萬人,既能符合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又滿足了社會大眾看戲需求。”該劇院導演祁艷威說。
據了解,清末民初,山西梆子從山西晉中傳入陽原后,逐漸融入了本地民俗文藝特色,經過八代藝人130多年加工、改造、提升,逐漸發展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陽原晉劇,并于2013年被列入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陽原縣青年晉劇院也是我市唯一接續傳承晉劇的縣級劇團。(記者 趙曉剛 趙彩芬 通訊員 仝輝)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