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農村金融服務專員走上街頭向廣大群眾宣傳普及金融服務和投融資政策,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和貸款流程進行細致講解(資料圖)。
張家口新聞網訊 以滿足群眾多樣化、便利化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創新工作思路,延伸服務觸角,構建以縣群眾服務中心牽頭,縣、鄉(鎮)、村三級群眾服務組織和多支小分隊聯動的“1+N”服務群眾模式,打通為民服務“神經末梢”。截至目前,已成立22個群眾服務站、561個群眾服務室,實現為民服務群體全覆蓋、為民服務零距離。
該縣圍繞解決群眾吃穿住行、養老就醫、子女教育等問題,成立縣群眾服務中心,行政審批、住建、人社、城管等部門全部入駐,打造集民生服務、舉報投訴、幫扶救助、調解處理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讓群眾“只進一扇門、解決萬家事”,并由服務中心牽頭組建下訪服務工作隊,和人民調解員、律師、心理咨詢師3支團隊協同配合開展工作,4支隊伍聯動實地下訪,圍繞基層服務站(室)需要,針對紀檢監察、涉法涉訴類事項,綜合運用“情、理、法”等方法協調解決問題。同時引入紀檢監察、公檢法部門人員入駐縣群眾服務中心,在大廳內安裝“自助訴訟服務終端機”,現場溝通對接轉送,通過鄉鎮、村群眾服務站(室)宣傳網上“人民法院在線服務”平臺,引導群眾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
同時,該縣堅持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暢通多種服務渠道。線上開設“7115266”民生服務熱線,研發“信訪一掌通”APP,開設“海明說事”快手互動直播;線下依托縣群眾服務中心,定期開展“送法于民”“助民就業”“愛心救助”“愛心書屋”“愛心衣櫥”等活動。對群眾反映的事項,由縣群眾服務中心按照舉報、建議、投訴、求助4類進行分類、甄別、核實,并根據事項類別和權責劃分,當日交辦給相關責任單位。對情況復雜不能按時辦結的,責任單位申請延期辦理不得超過1個月;對逾期未辦結的相關責任單位出示黃牌,并呈報縣主管領導督辦,督辦后仍未辦結的出示紅牌,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督辦。對已處理和解決的事項進行動態銷號,對未處理或處理結果不滿意的事項持續跟蹤督辦,確保把每一件事項落實落地。通過線上推送、電話回訪、上門走訪等形式,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列入各鄉鎮、部門信訪工作年度考核之中,切實提高結辦效率。(記者 劉柱 通訊員 藺媛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