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森防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張家口市2025年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進行發布。自春防以來,全市未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實現了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總體平穩的目標。
2025年,面對森林草原防滅火的嚴峻形勢,我市森防辦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遵循“預防為主、防滅結合、高效撲救、安全第一”的原則,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工作模式,全力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安全。
職責明確,協同推進工作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親赴一線調研指導,進一步強化了各縣區、各部門在嚴控野外火源、加強隱患整治、提升處置能力等方面的思想認識,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張家口市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成員單位積極配合、分工協作。在4月11日至13日極端大風天氣期間,聯合供電部門迅速行動,緊急拉停38條配電線路,涉及141臺變壓器和3649戶低壓用戶,及時有效應對極端天氣。在全國兩會、清明、“五一”等特殊時段,組織部分成員單位開展暗查暗訪,及時下發督辦函、警示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市森防指成員單位與縣區緊密對接,消除部門壁壘,多次就秸稈禁燒管理等工作召開專題會商會,建立起聯防聯控、信息共享、協同排查等工作機制,有力保障了列車沿線及中歐班列的行車安全。
防控舉措升級,多管齊下抓預防。為提升防控水平,我市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市林業和草原局制定森林草原防火十項硬措施,并印發《張家口市優化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案》,健全長效機制;市森防辦推出《進一步優化張家口市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機制的措施》,形成“515”工作機制;市公安局從隱患排查、宣傳教育等五方面進行部署,強化基層公安機關履職能力。
在宣傳教育方面,我市利用多種媒體和渠道廣泛開展活動。市森防辦聯合多部門印發《清明節倡議書》,市公安局制作并下發《公安機關森林草原防火法律宣傳教育明白紙》。春防以來,通過新媒體推送信息和科普知識377條次,開展主題宣傳活動67場次,有效提升了群眾的防火意識。
為嚴控野外火源,我市發布封山防火管制規定,嚴禁火源進入管制區。重點時段實行“雙檢查站”制度,落實“八個一”檢查流程。對重點人群實行監護人負責制,開展“金鉞”專項行動打擊野外違法用火。2025年以來,全市共查處涉火刑事案件2起,采取強制措施3人,查處行政案件73起,行政處罰76人次,批評教育訓誡3497人次。
同時,我市圍繞環京周邊、國有林場等144個關鍵部位和重點鄉鎮、1382個重點村,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對“五周五緣”進行拉網式排查,184個隱患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
應急準備充分,提升火災處置能力。在應急處置方面,我市強化監測預警,與氣象部門密切會商,及時發布氣候趨勢和火險等級預警提示。全市充分利用省級衛星監測和視頻監控點位,護林(草)員、檢查站、瞭望臺全員上崗,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火情早發現、早處置。
為加強聯防聯控,相鄰縣區、鄉鎮、村及林場與地方簽訂聯防聯控協議,召開環北京、南山區森林草原防火聯防聯控工作會議,健全與北京市的常態化聯防機制,保障環京區域安全。
此外,我市進一步完善“兩案、一圖、一手冊”,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和實戰演練,提升隊伍的實戰能力。全市21支1646余人的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時刻待命,全面檢修裝備器材。市森防指印發《張家口市森林草原火災撲救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以“1+4+6”模式提升火災撲救能力,實現各項工作清單化、扁平化、實操化、系列化、可量化、閉環化。下一步,全市21支森林草原消防專業隊伍進入防汛準備階段。 (記者 郭霞)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