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在燕山深處,河北地礦人以腳步丈量山河,探尋沉睡的"寶藏","十四五"期間,累計探獲鐵礦資源約5億噸,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活力中國行·河北篇
冀東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是我國十大鐵礦區之一。隨著淺部鐵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找礦開始向深地突圍。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總工程師 李彪:
隨著地質工作程度的加大,在冀東地區已經證實了第二層成礦空間的存在,同時潛力較大。
無人機航磁測量,是礦產勘查的第一步。通過厘米級定位的航磁系統,12小時內即可完成20平方公里山體的三維建模。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地球物理勘查工程師 鄧文斌:
這是我們無人機(航磁測量)飛回來數據生成的成果圖,由圖可以看出這紅色的區域(磁)異常值比較高,在這個范圍里面找到礦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印證無人機的測量結果,實地勘探必不可少。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礦產地質高級工程師 苑永健:
看,這個就是片麻巖,咱們鐵礦就是附存在這個片麻巖里邊。
上山的道路荊棘叢生,地質隊員一邊開道,一邊觀察巖層變化。在穿越了兩個巖層區域后,隊員們終于有所發現。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礦產地質高級工程師 苑永健:
你看,這個就是咱們要尋找的磁鐵礦的礦石,這是一塊滾石,它這個出現就意味著鐵礦體離咱們現在這個位置不遠了。
如何鎖定鐵礦的大概范圍?地質隊員選擇通過找到兩套不同巖層,確定界限。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礦產地質高級工程師 苑永健:
咱們往這邊看的話,下邊露出來這個(沉)積巖,它就是片麻巖了,然后看看咱們那個山尖上,也是石英砂巖。所以說這兩套地層巖性的這個界限,肯定是就是在這個山腰上。
確定界限,回到工作站,地質隊員們開始對一天的工作成果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對比航磁異常與地面調查數據,最終圈定出三個優先驗證區。
河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大隊礦產地質高級工程師 苑永健:
接下來的工作當中,我們會多去幾次現場,然后選擇合理的這個位置來布設這個鉆孔。
無人機天上"掃"、隊員地上"找"、鉆機地下"探",憑借這套"立體勘探組合拳","十四五"期間,地質五隊先后在灤南長凝鐵礦,遷安孟家溝鐵礦等地取得找礦突破,累計新增鐵礦資源量約5億噸,為我省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礦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