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橫山湖東岸的陳莊殲滅戰舊址全貌。白云飛攝/光明圖片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走進昔日的抗日戰場】
這完全是一場高手之間的角力!
我方: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敵方:日寇華北方面軍獨立混成第8旅團旅團長水原義重。
故事發生的地點:河北省靈壽縣陳莊。
大家都知道,賀龍是我軍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有智有勇的他,憑兩把菜刀起家,戎馬倥傯,所向無敵。
水原義重,被日寇譽為“戰術大師”。這個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小鬼子,“九一八”事變后,就參加了侵華戰爭。陰險狡詐的他,詭計多端,慣施閃電偷襲戰。
陳莊,位于太行山深處,群山環抱。抗戰時期,是著名的模范村。晉察冀邊區政府、公安總局、抗大二分校、群眾救亡團體等都駐扎于此,有“小延安”之稱。
模范陳莊,自然成為日寇的眼中釘肉中刺。但是,一次次偷襲,均被我擊退。
1939年中秋節前夕,水原義重經過精心謀劃,擬率領1500精兵,一舉拿下陳莊。
我地下組織獲悉情報后,迅速報告120師首長。賀龍當機立斷:好!來一場殲滅戰,吃掉這個小鬼子。
旋即120師主力部隊,一天一夜急行軍180余里,趕赴陳莊。
靈壽到陳莊,道路有多條,賀龍分析后認為:水原義重雄心勃勃、勢在必得,一定會攜重武器。而攜帶重武器,只能走慈峪鎮外那條大道。于是,決定將主力埋伏在大道兩側的山嶺上,形成口袋陣。
為了誘敵深入,初始,我軍只派出兩個連與敵接觸。9月25日,日寇氣勢洶洶出靈壽向北進攻慈峪鎮。大炮、擲彈筒一頓猛轟。我軍佯裝不敵,且戰且退。
眼看日寇就要鉆進“口袋”,卻在離陳莊40余里處突然停止了步伐。大半天過去了,依然沒有鬼子的動靜。
延至26日下午,鬼子非但不進,反而向靈壽撤退。
莫非鬼子發現了我軍的意圖?賀龍深入一線觀察后,果斷發出命令:一切,按原計劃進行!
戰斗就是這樣:不但比的是指揮員的智慧,也比耐心和定力。果不其然,9月27日清晨,鬼子突然一個急轉身,輕裝沿魯柏山南麓向陳莊奔襲。
賀龍又一次發出命令:不要阻擊敵人,放敵進陳莊。鬼子孤軍深入,不會久留。待敵回竄時,抓住戰機,一舉予以殲滅。
小鬼子終于占領了陳莊。31聯隊大佐聯隊長田中省三郎在日記中曾寫下這樣的話:“不經大的戰斗而占領陳莊,這是指揮者的天才……”
此時,狡猾的水原義重卻興奮不起來。
眼前的陳莊,看不到一個人影,也找不到一粒糧食?!坝印彼麄兊闹挥袧M街的醒目大標語:“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去!”……
水原義重旋即意識到了什么,命令士兵抓緊搶修工事。
果然,入夜,我軍發起了進攻。不熟悉地形的鬼子,只能龜縮在剛修的掩體后面,盲目射擊。
28日拂曉,水原義重下令突圍。預料我軍會在來路上設伏,便來了個調虎離山:指揮鬼子向我伏擊點的相反方向撤。
120師358旅旅長張宗遜將情況向賀龍匯報。賀龍胸有成竹地說:“水原一定又在弄鬼。我仍然肯定原來的判斷,鬼子一定會折返回來。命令埋伏的各部隊,準備戰斗。”
一小時后,前線部隊再報:“鬼子折返回來了,正利用河邊蘆葦掩護,沿磁河南岸魯柏山山腳向東南大道方向逃竄?!?/p>
賀龍嚴令各部:一律不許擅自開槍,待敵人全部鉆進“口袋”再打。
戰斗很快打響了。埋伏在大路兩邊山頂上的我軍一頓猛揍,鬼子一排又一排倒下,很快死傷過半。
“老狐貍”水原義重很快冷靜下來,并作出判斷:最大的威脅是伸出在大路南側的那個山包——跌骨崖。他當即集中兩個中隊的兵力,發起強攻。
日寇先后組織了4次進攻,有3次已經推進到了我軍陣地的前沿。八路軍將士們跳出戰壕,與日寇展開了肉搏戰,硬生生把鬼子壓了回去。
看強攻不下,水原義重只好調整了突圍方向,將剩余兵力集中起來,企圖涉過磁河,從北面撤退。
站在山頂,用望遠鏡觀察敵情的賀龍哈哈大笑:“小鬼子,你的死期到了?!彼顟鹗總儯骸暗裙碜舆M入河邊淤泥地時再開火。集中火力,狠狠打!”
踏進淤泥地的小鬼子,一個個成了活靶子。
水原義重這時候終于明白了:碰上了一個真正的高手!
小鬼子還在做垂死掙扎。9月29日,鬼子的增援飛機來了。在飛機掩護下,所剩不多的鬼子丟下輜重和重火器,向魯柏山方向潰逃。
殊不知,此時,他們已經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我軍的包圍圈越縮越小,而包圍圈之外的大小山溝和荒僻小道都有武工隊、民兵和群眾把守。
水原義重被圍困在方圓不過一里的山頂上。此時的他,再沒了平素驕橫的氣焰,一遍一遍通過電臺向總部哀求。戰后繳獲的日寇電文中這樣寫道:“望至急以飛機送彈藥糧秣,并增派討伐隊。”
敵機投下的彈藥和餅干,大部分落在我軍陣地上。800余人的“討伐隊”,也被我們遠遠阻擊在戰場之外。
30日晚7時30分,我軍發起了總攻。水原義重被我戰士投擲的手榴彈,炸死在亂石之中。至此,持續了6天5夜的陳莊殲滅戰宣告結束。此役,共殲滅日寇1200余人,繳獲山炮3門、輕重機槍23挺……
陳莊戰斗,是我軍繼平型關大捷后的又一重大勝利,被八路軍總部譽為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敵后“模范殲滅戰”,國民政府致電賀龍,稱此戰具有“振軍威于冀晉,樹華北抗戰之楷模”的重要意義。
86年后的夏日,“走進昔日的抗日戰場”采訪組來到陳莊。
站在陳莊殲滅戰陳列館旁,陳莊鎮黨委書記尹玉國告訴記者:“我是聽著陳莊殲滅戰的故事長大的。當年我軍完勝,鄉親們送彈藥、抬擔架作出了貢獻。賀龍師長曾這樣夸贊‘有功,有功,靈壽人民支前立了大功’?!?/p>
尹玉國介紹,抗戰時期,陳莊是模范。新中國成立后,在各個建設時期,陳莊人都不甘落后,依然走在前面。
他指著眼前山坡上掛滿累累果實的蘋果林說:“過去的戰場,現在成了群眾致富的聚寶盆。瞧嘛,眼前這些果樹長得多歡實!客商都說,這里的果子分外甜。每年果子還沒下樹,早就被訂光了?!?/p>
“不光是經濟發展,黨建、美麗鄉村建設,我們都是市里的模范!因為我們這里傳承著紅色基因。還沒有上學,我就學會了唱抗大第二分校校歌?!?/p>
我們來了興致,請他唱兩句。
尹玉國便大大方方唱了起來:“祖國在腥血中,河山已破碎,不除敵寇怎生存?我們是民族的新的長城,要聳立像太行山的雄峰,我們在戰斗中學習,深入群眾,發揚我們八路軍光榮的傳統。同學們,擁護共產黨的領導,驅逐日寇,建設新社會,我們要永遠做先鋒!”
(本報記者 雷 柯 耿建擴 陳元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