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演繹“春天的故事”
——港城產業園區推進民營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走筆
通訊員 張詩啟 記者 劉 杰
仲春時節,港城產業園區處處涌動著蓬勃創新發展熱潮:這里,既有河北新華聯合冶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巨無霸”;也有河北易高生物燃料有限公司、滄州利和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他們聚焦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共同演繹港城產業園區“春天的故事”。
今年以來,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訂單滿滿,生產線高速運轉。作為河北省首家擁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批準的進口原油使用權和原油進口權的“雙權”企業,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每年600萬噸,重交瀝青生產能力每年500萬噸,為國內外市場穩定提供優質的石化產品。
鑫海最新引進的渣油加氫裝置融合了傳統的固定床渣油加氫工藝與減壓技術,能夠將常規的渣油進行深度加工處理,進而轉化為高品質的催化原料。通過這種創新性的技術組合,該裝置既能產出優質的焦化原料,還可同步生成高質量的焦化原料及優質的船用燃料。這一集多功能與高附加值于一體的裝置,不僅豐富了產品的種類,也促進了清潔能源的利用,實現了產業鏈的深度優化與全面升級。
港城產業園區民營經濟發展中還“藏”著不少行業隱形冠軍,它們有著獨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一招鮮”。
走進倫特集團研發中心,寬敞明亮的實驗室里,一排排儀器錯落有致;實驗臺前研究人員或進行實驗、記錄數據,或調整設備參數,各司其職,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
“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每年都會拿出銷售額的4.1%作為研發費用,尤其在瀝青和瀝青添加劑產品生產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力量,目前已有多種產品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倫特集團副總經理王新亮介紹,他們在注重自主研發的同時,研究院還與中路交建(北京)工程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路用高分子團隊等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產學研一體的研發工作。
此外,倫特研究院還與北京建筑大學、河北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等多家知名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校企合作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倫特研究院的科研實力,也為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實力也不容小覷。“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加大研發投入”等,是專精特新企業“掌門人”口中的高頻詞。截至目前,港城產業園區擁有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
滄州利和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主要產品為聚烯烴催化劑產品,種類多,能滿足多種聚合工藝的需求,產品價格優勢明顯。公司開發出了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催化劑合成工藝,在三大氣相聚丙烯工藝上均創造性地突破了國外進口的長期壟斷。
近年來,港城產業園區始終圍繞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重點,先后建立一系列創新服務機制,持續做好服務企業的“娘家人”。港城產業園區經發局探索建立“項目服務專員”工作機制,組建“項目服務專員”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政策宣傳、問題化解、事項協調、要素支撐、資源爭取等全周期、全要素、全覆蓋和全方位服務;行政審批分局針對環評審批辦理周期長、技術難度大的問題,通過“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在項目環評準備和編制階段提前介入,助力項目落地投產提速……讓企業有了“看得見”的獲得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