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昨天(17日)啟動。行動以“職引未來 筑夢青春”為主題,計劃在100天左右的時間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各類勞動者,集中組織崗位對接活動。
當前,正是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的旺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一些企業加大了對相關人才的招聘規模和培養力度。
01:18
在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云谷園區,新一批入職的校招生正在辦理相關手續。企業負責人介紹,這些新員工中,人工智能相關崗位占比超過80%。 鄭長剛不久前通過校招進入阿里云計算,目前正在見習期。他告訴記者,通過學習與培訓,自己正在適應從在校生到科研人員的身份轉變。
阿里云智能集團校招生 鄭長剛:我們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技術,并且真正投入其中,然后去推動云技術的發展。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集團開放3000多個實習崗位,其中,AI相關崗位占比近五成。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向更多場景延伸,企業對崗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
阿里云智能集團招聘總經理 曹彬:包括AI產品,甚至說AI銷售都有著大量的缺口,我們希望更多的同學都能夠投身到AI產業里面來。
圍繞AI大模型、高性能計算、生態發展等關鍵領域,華為今年開放一萬多個招聘名額,覆蓋包括AI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硬件技術工程師、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等60多類崗位。同時還推出涵蓋開發、測試、前沿技術探索、財經等領域的實習生項目,計劃全年培養5000多名行業精英。
穩崗培訓 讓人才與產業雙向賦能
產業數智化程度加快,推動用工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一些制造企業也在積極開展針對性技能培訓,讓一線產業工人更好掌握新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01:55
在安徽合肥的一家能源企業,新一期人才訓練營正式開課,30名學員都是來自基層關鍵崗位,培訓內容覆蓋人工智能賦能提效、先進制造企業探訪等。
皖能集團黨委組織部副主任 程瑞:通過一年期的課程學習、主題研討、實踐教學、標桿參訪、課題研究、成長評估等6種培養方式,提升學員的問題解決能力,業務執行能力,協同創新能力。
今年,皖能集團與重點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打造產學研平臺,設立1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重點吸納能源、電力、人工智能等方面高校畢業生與專業人才。就在最近,企業掛牌成立聚變與氫氨能源工程應用聯合實驗室,通過校招入職的博士后王霓就將進入實驗室開展相關研究。
皖能集團產業研究院技術中心研發工程師 王霓:把我送到了一個新的平臺,同時接觸到現在能源院最新的科研理念,各個研究領域的前沿人才,了解到一些更前沿更先進的思想。
新產業新技術的蓬勃發展讓人才培養日趨高端化專業化。在福建福州的這家工廠,工程師班魯威正對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機械手進行調控。他告訴記者,去年剛進入公司時,本以為去生產一線是做機械維修的工作,沒想到能轉型成為智能產線設計師。
福耀集團智能產線設計工程師 班魯威:經過了公司給提供的AI技術和智能機器人的一些培訓,我現在已經可以參與到行業最前沿智能化應用的項目當中去了。
今年以來,企業對生產線進行大規模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累計新增就業6750人,其中4963個一線崗位來自產業升級后的智能工廠。
福耀集團人力資源負責人 張海燕: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同時,也帶來了我們員工技能的升級,員工工人的收入也隨之提升。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