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地處山西呂梁山區的興縣是抗日戰爭時期晉綏根據地首府所在地,八路軍120師的主戰場之一。晉綏軍民在這片土地上艱苦奮斗,為保衛革命圣地延安筑起堅實屏障。如今,當地群眾發揚呂梁精神,依托紅色文化資源與特色產業,繪就老區發展新畫卷。
在山西呂梁興縣八路軍120師戰史陳列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120師及呂梁地方部隊等部在晉綏邊區及周邊地區與日軍作戰1萬多次,斃傷日軍10.7萬人,俘虜日偽軍1.91萬人,粉碎了日軍西渡黃河、進攻陜北的企圖。興縣是晉綏抗日根據地首府所在地,是保衛延安、屏障陜甘的前衛陣地。面對日軍的掃蕩,邊區軍民在這里英勇作戰,田家會殲滅戰、甄家莊殲滅戰等戰斗都重創日軍。在抗戰最艱難的歲月里,興縣開荒100多萬畝,為邊區4萬多名黨政軍人員提供物資保障,僅有9萬人口的興縣參軍過萬,犧牲1000多人,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興縣依托悠久的雜糧種植傳統,建立起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雜糧全產業鏈,還成立了晉綏雜糧研究院,培育良種。目前,興縣雜糧產業鏈年產值突破10億元,年銷售額達5億元,雜糧產業成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
興縣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蔡家崖鄉的碾子村,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的后勤基地。如今,當地通過小流域治理,曾經的野山溝變成一望無際的綠色林海,碾子村成為紅色旅游示范村,日接待游客最高達上千人,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
如今,興縣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鐵路高速相繼通車,一二三產加速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