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造就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今年,涿鹿縣啟動了“百位專家涿鹿行”活動,邀請市內外農業領域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種植養殖基地,圍繞農業產業升級、鄉村生態建設、農民素質提升等多個維度開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務與指導,為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素質提升注入人才和科技動力。
涿鹿縣是我市葡萄種植的主要縣區之一,在涿鹿縣五堡鎮綠之源葡萄專業合作社,來自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的研究員韓斌,結合涿鹿龍眼葡萄的特點,為種植戶講解最新的葡萄栽培管理與出土上架技術,從土壤改良、施肥灌溉到疏花疏果、病蟲害綠色防控,幫助解決實際生產中的難題,提升葡萄的品質和產量。據了解,針對葡萄、杏扁、蔬菜、畜禽等特色產業,涿鹿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專家舉辦了多場專業技術培訓班,涵蓋技術培訓、項目合作、成果轉化等多方面內容。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企業和農戶提供精準指導,積極開展校企對接,多項先進技術通過該項活動落地涿鹿,并開展示范推廣。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對接是此次“百位專家涿鹿行”活動的一大特點。今年以來,該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專人深入農村一線開展調研,根據調研結果組織農業專家與群眾、企業開展精準對接。涿鹿縣杏扁種植面積超30萬畝,年交易量占全國80%以上,但存在產量不穩定、加工技術待提升等問題。來自省內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團隊,深入杏扁加工企業,召開仁用杏產業高質量發展產學研合作推進會,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幫助當地企業提高杏扁質量和附加值。針對全縣蘋果品種老化、品質下降、市場競爭力不足等問題,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的專家團隊,提出品種改良建議,講授矮化種植管理技術,提高生產效能的同時,還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提升涿鹿蘋果知名度。
據了解,“百位專家涿鹿行”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對接農業專家人才65人,引進“雞心果”“玉冠”“冀蘋美”“魯麗”4個蘋果新品種、“吉宏6號”“稻花香2號”2個水稻新品種、“張仁一號”“張雙六號”2個杏扁新品種,積極推廣矮化蘋果種植、水稻育苗、杏仁精深加工及功能肽提取利用、雜糧育繁推一體化種植、腐乳負壓滅菌等5個新技術,推動有機硅功能肥測土施肥數據管理和應用效果科技成果轉化1項,助力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依托此次活動,涿鹿縣加強與專家團隊、科研院校的長期合作,建立常態化的科技服務體系。一方面建立專家人才臺賬,對參與活動的專家信息進行整理歸檔,并根據農業生產和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邀請專家提供服務。另一方面,積極推動農業企業示范輻射帶動,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廣到更多的鄉村和農戶。
涿鹿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斷完善科技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同時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和教育,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應用能力,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全縣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持續發展。(記者 王棣 通訊員 郭穎暉 李艷彬)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