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是大同云州區的農業主導產業。如今,這里的“小黃花”長成了“大產業”,激發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澎湃動能。前不久記者采訪時看到,大同正深挖黃花文化提升產業軟實力、以科技賦能勇闖國際市場、以全鏈升級帶動富民增收,三產融合,一朵朵小黃花讓鄉親們的生活“一路生花”。
山西臺記者 武思宇 你見過五顏六色的萱草花嗎?我現在是在坊城新村黃花產業園今年新建起的萱草花盆栽大棚。你看,這株橙紅的花瓣鑲嵌著紫色花紋,在這個大棚一共有77個萱草花品種。 大同忘憂農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學部負責人 魏艷紅 這是什么味道,看到了什么?
大同黃花也有博物館了。記者來到大同市云州區走進黃花博物館時看到,這里展示著200多個品種的黃花,還有互動體驗和科普課,讓人們深入了解黃花。 大同忘憂農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學部負責人 魏艷紅 這是什么味道,看到了什么? 也是深刻了解到了黃花的價值、文化,很有意義。 大同忘憂農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段亞萍 (博物館)是四個區域,黃花科普區、文化區、功效區、大健康區域。 一個黃花農場為什么要打造博物館?負責人段亞萍告訴記者,早在2017年,她帶著30多名青年返鄉創業時,就建了一個黃花觀光農場。但起初黃花知名度不高、游客也不多。2020年以來,大同黃花名氣越來越大,他們先做研學游,深挖黃花文化,隨后開發延伸產品。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館開門迎客,一下就吸引了數萬名游客。 大同忘憂農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段亞萍 我們一定要把小黃花做成黃花產業三產融合的成功樣板。 如今的忘憂農場,還建成了黃花種質資源庫、生物實驗室等,一朵朵黃花身價倍增。如何讓“土特產”走向世界?在距離博物館不遠的工業園,一場對標國際的產業革命正在發生。 二 “土特產”闖出“國際范” 采訪時,讓記者沒想到的是,在大同,小小黃花餅一年能賣出上億塊,特別是這個爆漿黃花餅,一上市就成了爆款,但為了升級產線,這家企業已經停產了2年! 山西臺記者 武思宇 這座歷時2年,斥資1.2億元的生產車間是全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黃花加工基地,投產后年產值能輕松過億! 大同市大威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貴權 無污染的一個車間,達到出口的條件了。投入使用以后,20多個產品的生產量可以翻10倍。 鄭經理說,前些年不少海外客戶想跟他們合作,但黃花餅出口,產線得先達到國際認證水平,所以他們決定停產升級!把產線從2條增加到6條。 大同市大威皇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鄭貴權 我們從廣州和香港來了一批專職做研發的技術人員,開發更多新產品,帶到全世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趙霏妮 鮮黃花是不耐保存的。經過近10個月的研發,目前已經研發出了一款即烹黃花產品,初步預算保質期可以達到10個月以上。我們會助力當地企業合規化地擴張。 三 黃花種植戶:從月入三千到敢投百萬! 大同市云州區西坪鎮下榆澗村黃花種植大戶 胡亮 (一墩)有20多苗。去年(干黃花菜)是(一斤)25元,今年我看是27—28元。這是錢,全部是錢。 胡亮是云州有名的種植大戶。這五年,他流轉的黃花地從10多畝拓展到了600多畝。今年,他計劃投資400萬元,建1個近800平方米的冷庫和2個2400平方米的倉庫。曾經一個月只能掙3000塊的農民,現在有了敢投資百萬發展產業的底氣。 大同市云州區西坪鎮下榆澗村黃花種植大戶 胡亮 咱們銀行這會兒也方便貸款,反正敢投,慢慢就能收回來這個成本。 大同市云州區西坪鎮下榆澗村黃花種植大戶 胡亮 我們說摘黃花是摘镚镚(鋼镚)了。這會兒不是镚镚錢了,是角角錢了。今年的菜基本上全賣脫了。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這幾年,一朵朵黃花被“吃干榨凈”,“中國黃花之都”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大同市云州區副區長 張麗霞 我們將堅持“特”“優”戰略,全力推動黃花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黃花成為云州區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特色支撐產業。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