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讓我們遇事不煩,辦事不難,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近日,德昌榮泰(河北)商貿有限公司因負責人攜帶執照、公章到外省簽約,臨時需要增加經營項目,在張家口橋西區行政審批局“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幫助下,順利完成了經營范圍變更,這讓前來咨詢辦理的公司工作人員喜出望外。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顧名思義,就是群眾和企業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疑難事項和復雜問題,或者遇到無法現場辦理和對辦理事項結果存疑的問題,經受理窗口解釋后仍有疑問的情況,便可在此尋求幫助的政務服務窗口。為了優化營商環境,橋西區行政審批局分別設立線上線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線上依托“區長直通車”開設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的“辦不成事”反應熱線,第一時間將問題“工單”派至相關部門,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理或給予解釋,并同時開展回訪活動,確保所有受理事項“有人接、按時辦、能辦結”,形成有效工作閉環,做全區市場主體的“金牌客服”。線下在綜合受理區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門受理群眾和企業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疑點以及態度不好等問題,讓群眾辦事過程中出現的不能辦、不好辦、不知怎么辦的問題,有渠道可提出意見,有地方可進行問詢,有人員幫助解決。政府與企業、群眾互動渠道更加暢通,政務服務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目前已通過“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辦理各類審批事項11件。
“窗口的設立不僅僅是記錄和反映問題,更多是想把該辦的事情辦好,把難辦的事情辦成。”橋西區行政審批局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服務更優、效率更高、體驗更佳的一流政務服務環境。(河山新聞記者 趙彩芬 通訊員 劉佳宇)
■記者手記
這個“底兒”兜的好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一個“誠”字。政府是否誠心誠意為企業辦事,不僅要看辦事時專業不專業、態度好不好,還要看企業遇到難題時能不能急企業之所急、難企業之所難。不少企業到政府行政審批部門辦事,因自身的問題導致事情辦不成——如此情景下,正是考驗政府能否急企業之所急、難企業之所難的時候。
橋西不因企業的問題趁機推脫、推諉,卻主動“惹事兒”,為企業的難事愁事兜底兒,在行政服務單位設立“辦不成事”窗口,充分體現了橋西政府服務企業和發展的決心與誠意。 (河山新聞記者岳志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