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邊走一走,有水有鳥有鄉愁
——打卡消費新地標(七)
一湖碧水,鳥舞翩躚。被譽為“東亞地區藍寶石”“京津冀最美濕地”的衡水湖,一直是衡水市旅游產業最亮麗的名片。
近年來,衡水湖旅游景區不斷創新豐富旅游業態,全力構建以衡水湖為核心的京津周末休閑旅游目的地。去年底,衡水湖旅游景區晉升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觀鳥研學,把課堂“搬”進大自然
6月18日,衡水湖旅游景區櫻花島上,在研學老師的指導下,來自衡水濱湖新區志臻中學的學生趙博睿和同學們手持望遠鏡,捕捉水鳥的蹤跡。
“快看,那是白鷺在水中覓食。”趙博睿壓低聲音輕呼,身旁的同學們馬上圍了過來。他們對照手中的研學手冊,一邊觀察,一邊認真記錄鳥類的特征和生活習性,儼然一副“小研究員”的架勢。
衡水湖是我省首批認定的“鳥類天堂”之一,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在這里停歇休整。截至目前,衡水湖共觀測記錄鳥類336種。
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將課堂“搬”進衡水湖,讓孩子們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學習鳥類科普知識,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意識。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夏候鳥嗎?”研學老師邊提問,邊手指展板解釋,夏候鳥是春季或夏季在某個地區繁殖,秋季飛到較暖的地區去過冬,第二年春季再飛回原地區的鳥。
近日,衡水湖旅游景區內,游客乘船賞景,盡享湖光水色。 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攝
前不久,在衡水湖濕地生態館“候鳥驛站”,來自衡水匯航職業學校的幾十名學生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態研學之旅。“這里不僅有鳥類科普知識,還能通過裸眼3D技術沉浸式感受衡水湖美景,真是太棒了!”高三學生孫銘軒十分激動。
從研學游到研學“優”,優質的研學課程是關鍵。
作為全國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衡水湖旅游景區“以鳥破局”,推出一系列觀鳥、識鳥、賞鳥的研學課程,多視角、多領域地展示衡水湖的變遷及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打造“有知有味”的自然課堂。
衡水濱湖新區文化旅游和體育事業促進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會龍介紹,景區通過開發衡水湖吉祥物“丫丫”成長記系列研學課程,制作《觀鳥圖》科普工具等措施,努力讓孩子們研有所思、旅有所獲。
觀鳥研學,優勢出圈。目前,衡水湖旅游景區開發了4個系列300多門研學課程,培訓研學導師120余名。2024年,景區研學旅游收入占景區綜合收入的35%。
賽事不斷,“為一場賽,赴一座城”成為新風尚
6月21日,“雙金耀湖城·雙星伴征程”2025“雙星杯”十公里戶外挑戰賽在衡水湖旅游景區鴨鴨樂園鳴槍開賽。
參加此次比賽的選手王濤表示,在衡水湖比賽,既領略了湖光美景,又享受了賽事帶來的激情和快樂。
如今,“為一場賽,赴一座城”已成為游客探訪衡水湖的新風尚。據統計,去年以來,衡水濱湖新區積極開展京津冀水上休閑邀請賽等各級各類賽事活動超百場,真正實現了“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讓游客流量變留量。今年以來,衡水湖旅游景區持續創新體育旅游場景,將賽事IP轉化為旅游消費新引擎。
近日,為期5天的“風舞湖城 箏情相約”2025衡水湖全國風箏嘉年華在衡水湖畔開幕。現場風箏競逐、攝影大賽等互動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風箏愛好者和游客齊聚湖城。
北京參賽者薛英男在賽后,帶領家人特意選購了精美的衡水內畫鼻煙壺作為紀念。“既能看比賽,又能買特色文創,這趟來得值!”他興奮地說。
5月21日,衡水湖,一只白鷺在水中張開翅膀,盡顯身姿。周津攝
這種“一人參賽,全家旅游”的新玩法,正在將賽事主場變為消費主場。衡水湖旅游景區還通過非遺展演、文旅市集以及風箏制作工坊等體驗內容,為游客獻上誠意滿滿的消費禮包,讓游客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去年以來,衡水湖舉辦的各類賽事活動不僅激活了旅游淡季市場,更帶動了周邊酒店入住率的提升。
衡水成博萬豪酒店位于衡水湖附近。據公司總經理楊志海介紹,去年以來,受益于精彩紛呈的馬術等比賽,酒店客流量持續增長,連續多月入住率超過95%。
“今年,景區已舉辦重點賽事活動近百場,進一步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李會龍介紹,接下來,衡水濱湖新區將持續做好“體育賽事+”文章,加快構建“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新格局,實現從單一賽事活動到多業態融合發展跨越。
農文旅融合,激活全域旅游新活力
衡水湖東岸的衡水濱湖新區徐家南田村,綠樹環繞,百鳥爭鳴。
一方小院,一架秋千,一畦小菜園……近日,一家名為“方塘生活館”的民宿內,天津游客張瀟和家人正享受靜謐的鄉村田園生活。廚房內,新鮮的蔬菜早已上了灶,散發出陣陣香味。院子內,孩子們蕩著秋千,大人們喝茶聊天。
相比“特種兵式”跑景點,民宿休閑游讓張瀟一家格外滿意。“在這里,能回味起小時候的味道。”張瀟說。
生態是衡水湖旅游景區最大的優勢,而主體多元、保障有力的旅游公共服務供給體系,是吸引游客留下來的“法寶”。
衡水濱湖新區依托衡水湖的生態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豐富旅游業態,延長產業鏈條,強化要素支撐,全力發展全域旅游。
來到徐家南田村中央,一座灰墻黛瓦、色調素雅的小院十分吸睛,這是村子的鄉村藝術館。在藝術館大廳,衡水湖各種野生鳥類泥塑品栩栩如生,有的要“展翅高飛”,有的在“孤芳自賞”,還有的在“追逐嬉戲”……
“這些鳥兒都是我用泥捏的,半年捏了一千多只。”藝術館泥塑藝人李學芳說,希望通過作品展覽和制作演示,讓更多的人知鳥、愛鳥,保護衡水湖的生態環境。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衡水濱湖新區通過與當地農業合作社、文化機構等合作,推出一系列農耕文化體驗、鄉村美食品鑒、手工藝品制作等活動,讓游客在享受舒適住宿的同時,深入了解當地的農耕文化和鄉村生活,感受濃郁的鄉村風情。
牧馬莊園馬術賽訓民宿、鹽河人家鄉村藝術民宿等四大民宿群有序建設,櫻花島星空帳篷露營、山野來信野奢露營等5個露營地不斷提升。今年,衡水湖旅游景區又新開設星野漫汀露營地、湖城秘境露營地、荷花園露營地等7個露營地,成為游客休閑度假新去處。
以水為脈、以文為魂,衡水湖旅游景區交出了一份出彩又出圈的文旅答卷。衡水這座“北方湖城”,正以全域旅游的新篇章,邀世界共賞“詩與遠方”。(河北日報記者 苑立立 焦磊 見習記者 尹春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