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市寧晉縣是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大縣,相關企業近1200家。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當地加快企業"智改數轉"步伐,助力這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拓市場。
本臺記者 李永倩:
這里是邢臺市寧晉縣大陸村鎮的一家農機企業,大家看我身旁這個大家伙一一青飼料收獲機。這款機械憑借著堅固耐用和智能化的設計,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新疆、內蒙、甘肅等市場的歡迎。
企業負責人王世輝2007年從父親手中接過廠子后,逐步實現了由零部件生產向農牧機械制造的轉型。他帶領團隊研發出大型智能青飼料收獲機,一舉打破國外壟斷;具有綠色環保價值的"秸稈殘膜回收一體機"已實現量產。王世輝告訴記者,這些大型設備涉及到零部件2000多種,九成能在本地配套,這也是他轉型搞研發的底氣所在。
河北元正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世輝:
如果這當地沒有這么多配套體系,根本不敢做,那不可能啥東西都自己做,成本太高了。
同處大陸村鎮的兆升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是元正的重要配件供應商。
河北兆升液壓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蓬:
我們距離比較近,然后說物流費用這塊就很低了,這個售后服務這塊有問題我們隨時可以解決。
鼓勵農機企業集群發展,寧晉縣先后出臺政策通過"供應鏈融資"等措施,支持集群內中小企業完成生產設備的迭代升級。兆升液壓抓住政策機遇,先后購置了60多套全自動化數控車床。
河北兆升液壓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蓬:
車床精度可以達到0.002(毫米),(生產效率)能提高60%以上。
為不斷激發產業集群"智改數轉"的內生動力,寧晉縣還分批帶領農機企業到山東、湖南等地,對標學習同行業先進的生產理念。同時精準對接,搭建起產學研合作平臺,助力這一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邢臺市寧晉縣大陸村鎮黨委書記 王強:
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6家,讓智能化技術與農機裝備制造深度融合。
目前,寧晉縣智能裝備(農機)產業已擁有齒輪、工程機械配件、農機具等6大類上萬個品種,產品出口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至5月,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集群營業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10.8%。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