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山路險峻,馬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馬關,與紫荊關、居庸關并稱為長城“內三關”。88年前,八路軍出師華北敵后第一戰,就在這里打響。
倒馬關位于唐縣西北60公里,是西通平型關的要道。1937年9月,平型關戰斗打響前,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為確保平型關側翼的安全,決定先期占領倒馬關,以阻日寇東援。
第一一五師騎兵營是抗戰初期第一支到達唐縣的八路軍部隊。9月23日,騎兵營營長劉云彪身負“務必于24日8時前占領倒馬關”的任務,帶著幾百騎兵向倒馬關疾進。
倒馬關整座關城依山而建,一半在溝谷,一半在半山腰,三面環繞唐河水。通往倒馬關的山路陡峭,都是僅容單騎的羊腸小道。因怕暴露目標,騎兵營只能深夜牽馬摸黑前行。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經16小時急行軍,于24日早7時接近倒馬關。
騎兵營到達倒馬關時,發現已有日寇占領長城關西碉堡,另有日寇百余人正由長城北坡向倒馬關前進。緊急關頭,劉云彪當即命令二連攻碉堡,又以一個連的兵力搶占制高點,以阻擊登山之敵。
當時,日軍氣焰十分囂張,通過翻譯向我騎兵營喊話:“我們是大日本皇軍,你們是亡國奴,你們還敢開槍抵抗嗎?快快放下武器投降!”我騎兵營戰士們聽后義憤填膺,二連連長范昌標高喊:“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我們從沒有投降的習慣!有我們在,你們小鬼子休想向前一步!”
激戰中,騎兵營戰士連續打退日軍多次沖鋒,最終迫使日軍放棄倒馬關向南逃竄。騎兵營以犧牲4人、傷6人的代價,殲敵數十人。
倒馬關一戰,完整實現了作戰意圖,開八路軍華北敵后抗戰之先聲,也拉開了平型關戰斗的序幕。
(河北日報記者常方圓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